返回

第81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1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 (第1/3页)

    五月份。

    现在雪化了,武汉每年雪期不多。

    虽然是武汉的春天,但是已经很热了,平均气温都有二十多,有时候能到达三十。

    当然现在也是梅雨时节,梅雨时节家家雨嘛!

    豆大豆大的雨滴从天空中落下来。

    一早,周旭来到了创作室,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周旭才修养两个多月,还没到一百天呢!所以不用做操。

    直接来到了书架处,创作室会订阅《解放军文艺》的每一期作品。

    他拿了一份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高山下的花环》——周旭。

    发现自己下面还多了一段小字:“一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嗯,《解放军文艺》写这么一段字,显得出他这个作者很有含金量。

    创作室的一群人陆陆续续进来了,雷远生一进屋子就过去翻杂志。他是最喜欢的。

    翻到了一本《解放军文艺》,雷远生跟着惊讶的说了一句:“这篇又是小周你发表的呀?”

    周旭点点头:“对,这是我上次发给杂志社的。”

    一群人看着周旭,政委也说道:“给我拿一本吧?”

    当然,雷远生就把一本给政委递了过去,高如星问了一句:“还有嘛?给我来一本?”

    雷远生看了一眼:“我们创作室不就每月订阅十册吗?其他的应该被借走了。”

    周旭把自己的手里的书拿出来,递给高如星:“好了,老高我这里还有一本呢!”

    高如星也高高兴兴拿走了。

    三人埋头进入了的故事当中去了。

    ——

    九连连长梁三喜是典型的“老黄牛”式军人,出身沂蒙山区的他,身上带着山东人的憨厚与坚韧。妻子韩玉秀怀着身孕,却始终理解并支持丈夫的使命,即便家中拮据,仍默默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与梁三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兵赵蒙生,他是军区副sly的儿子,从小在优渥环境中长大,因嫌弃部队生活艰苦,一心想通过母亲的关系调回城市,对备战训练敷衍了事,甚至在连队即将开赴前线时,还在暗中托人办理调动手续,这种“少爷兵”做派让战友们颇有微词。

    随着战争号角吹响,九连奉命奔赴前线,承担穿插作战的艰巨任务。

    在一次激烈战斗中,他目睹身边的战友为掩护大部队牺牲,昔日的娇气被生死考验彻底击碎,他开始主动扛起武器,冲锋在前。

    副连长靳开来性格耿直,爱说真话,虽因“嘴不饶人”常被误解,却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在穿插途中,连队断水断粮,战士们口干舌燥、体力不支,靳开来为给战友们找水,不顾危险带领几人去附近甘蔗地砍甘蔗,不幸触雷牺牲。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擅自行动”的规定,他牺牲后未能被记功,这份遗憾成为战友们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战斗接近尾声时,梁三喜为掩护连队撤退,不幸中弹牺牲。

    整理遗物时,战友们发现他的挎包里没有贵重物品,只有一张皱巴巴的欠条,上面写着 620元欠款——这是他为给病重的父亲治病、以及安葬牺牲的老战友所借。

    战后,赵蒙生的母亲带着物资前来祭奠,想以特殊方式补偿部队,却被韩玉秀婉拒。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变卖了自己的嫁妆还清欠款,独自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坚定地守护着烈士的尊严与家风。

    故事的最后,赵蒙生放弃了回城的机会,选择留在部队,继承梁三喜、靳开来等战友的精神,继续守护着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家国。

    而靳开来因为牺牲问题无法评选功劳,于是赵蒙生和老首长向上面反映……

    ——

    看完之后,高如星感觉自己的眼眶红润了起来,他慢悠悠说道:“周旭同志,你这篇写得是真好。”

    雷远生跟着说了一句:“我也觉得写得带劲呀!”

    过了一会儿,白桦进屋子,一脸的怒色:“雷远生!!!”

    “……”这么一道喊声给雷远生吓到了,他抬起头来,可怜兮兮的看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