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又收服一员猛将(求月票) (第2/3页)
对于圈禁的中国人的迫害……一切切的罪状都展现在了郭卓的眼前。
当然周旭是做了国内化的改编,加上去看了不少的资料,所以才写出来这篇作品。
郭卓摇摇头:“这篇写得就像纪实文学一样真实!”
“我看完之后都感动了,我觉得我们《收获》也有责任发表这篇!”李小琳立马说道。
郭卓顿了顿:“先给主编看看吧,有点血腥的东西,需要审核的!而且现在……”
72年小日子和国内建交,可以说这几年是中美日的蜜月期,关系还是十分的融洽的。
所以郭卓还是害怕现在发表抗日有点毁坏中日友谊。
但是主编发话了就不一样,毕竟是巴金,就算有什么影响力,上面也不敢为难巴金。
咳咳!
李小琳思索片刻,拿着进了办公室,敲敲门:“爸……呸,主编在吗?”
工作的时候称植物,她都忘记了。
巴金敲敲桌子示意李小琳进屋子。
李小琳拿着稿子进了屋子,她放下来稿子说道:“上次我不是找您说了一下周旭同志的事情吗?所以我找他要了一篇,这篇有点敏感。”
“是军事吧?”巴金拿起来稿子。
军事确实很容易敏感。
巴金在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文化救亡运动,创作《春》《秋》《寒夜》等作品,聚焦社会底层苦难与人性挣扎,风格更趋深沉。
他也是那几位作家当中救亡图存的勇士之一:“嗯……这……”
一边看着,他一边感叹着。
很快,巴金也看完了,
他两只眼睛都含着婆娑的泪水,他说道:“……很少有人会触及这段尘封的历史,他就是我们民族的陈旧疤痕!周旭同志不仅写好了故事,而且融入了自己对于反战的理解!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
巴金很少看抗战有这么动容了,因为现在很多抗战歌颂的是战士和英雄的英勇,当然这是可取的。
但是战争对于普通人的迫害的题材是少数的,这篇就是以青少年的视角来写的。
“那能发表在《收获》上面吗?”
他说道:“能发表的,你们不用担心,优秀的自然有历史来证明!我可以做担保人!”
李小琳明悟,带着走出来了编辑部。
“主编要休息了,不过他说这篇可以发表。”
——
三天时间后。
周旭站在了胜利文工团的门外。
他领着队伍坐上了胜利文工团的汽车。
来到了文工团的门口,还没有让他们回去休息,政委和团长首先让他们站在了门口,然后集合了所有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周旭同志、熊家源同志此次在总政在改开之后第一次举办的全军歌手调演当中取得了文艺一等奖!!”
一群人鼓掌恭喜。
在当众表彰完了之后,政委才放走一群人。
政委摆摆手,周旭朝着他走了过去:“申请审批三级编剧的材料已经递了上去了,你现在可是文工团的大功臣,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