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发表 (第2/3页)
之年度童书、爱尔兰图书奖之年度读者之选、Bisto年度图书奖、西班牙 Qué Leer年度国际奖、柑橘奖读者俱乐部年度图书等5项大奖。
并入围英国图书奖、卡内基奖、国际 IMPAC文学奖等 16项大奖。几乎可以说是除去诺贝尔之外,横扫了无数的欧美文学大奖。
除去获奖之外,这部畅销5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还成为《纽约时报》评选的畅销书、英国十大畅销书,并荣登欧洲许多畅销书排行榜。
与此同时,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也取得了多项的大奖,被认为是战争片的经典之作。
周旭对着这篇做出来了很大的改编。
其中从对于纳cui的批判改编成为对于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批判,而且在故事内容的框架上填充了周旭在部队查阅的关于731部队的资料。
内容详实,情感充沛……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周旭写得并不血腥,属于青年人能看出来是悲剧,但是成年人才看得懂深度的作品。
这篇应该说是这么多年来少有的提及这一场灾难的作品。
要是没有周旭,国内较早且较为知名地揭露 731部队罪行的电影是《黑太阳 731》。
《黑太阳 731》由香港导演牟敦芾执导,于 1988年在香港上映。影片以半纪录片的方式,系统揭露了侵华日军 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惨绝人寰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为追求真实,导演坚持在哈尔滨 731部队旧址实景拍摄,从公安局调来真实尸体作为道具。该片因大量血腥画面被香港列为限制级,但也以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当然现在没有这部电影,也就是说周旭是第一个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这个知识的作家。
“……”
首都。
此时的南锣鼓巷中戏门口,姜文走了出来。
旁边一人正是刘斌,另外跟着姜文走出来的是刘小宁,姜文、刘斌和刘小宁三人被称为“中戏三贱客”。
姜文带着两人走出来了大门,直接朝着对面的书报摊去了:“同志,来本《收获》!”
报摊同志摆摆手:“你自己拿。”
姜文帅气利落给钱。
刘小宁问道;“这么高雅?你啥时候还喜欢上?哟还是《收获》!”
姜文翻开一页:“你不知道呀!周旭写的新的就发表在这一期的《收获》上面。”
“那是谁?”
刘斌撇了刘小宁一眼,说道:“周旭你都不知道,活该你写不了剧本?”
“啊?”
刘斌这么说也不奇怪,刘斌毕业之后直接去了战友歌舞团当创作员去了,写得最出名的还是《当兵的人》。
刘小宁也还行,拍了不少的抗战片。
三剑客都属于比较红的。
“写军事的作家呀!奇才来着的,《潜伏》《高山下的花环》都是周旭同志写的。”刘斌对着刘小宁解释道。
“《潜伏》?那我知道了。”
一群人直接去了路边摊开始点菜。
姜文和其余两人直接凑在一起,翻开看着。
看到一半,姜文一拍桌子:“nmd!”
刘小宁吓得一抖;“你小子干啥呀?”
“这日本鬼子干得真特么的出生!”姜文气性的说道:“你看看这个部队干的是人事吗?”
“啧!”刘斌眉头紧锁,紧跟着说了一句:“姜文说得没错,这使用毒气战实在是太可恶了,日本人怎么这么丧尽天良!!”
两人在桌上怒骂鬼子。
姜文说道;“要不是周旭同志,我还不知道还有这档子事情呢!”
“确实很让人心酸呀!”刘斌抽了一口烟。
三人看完,姜文立马说道:“要我说这个佐藤小鬼子死得好……啥也别说孩子是不是无辜的,罪恶的血脉应该尝尝自己的痛苦!!”
“嗯嗯!”刘斌点点头。
姜文看到末尾,用小字写下来一段:‘该文资料均来自部队档案’
“真是可恶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