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唐僧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3章 唐僧肉 (第1/3页)

    《收获》的拥趸其实在上海。

    说个小故事,湾湾作家李敖坦言自己流亡到上海读书的时候,因英文跟不上、听不懂上海话而被欺负,于是他在学校用刀被记过了。

    王安忆也说上海排斥她这个外地人,并没有给她一个十分美好的印象。

    这个地方的人,好像自以往以来就有些排外,当然他们对于本地的杂志也相对于更加的拥簇。

    而且《收获》《上海文学》举办的各类文学比赛的时候也喜爱偏心本地文学圈的人。

    所以《收获》这半个月的时间,光光是在上海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卖了三十多万册,加上全国的销量也有六十万册,这个数字对于《收获》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毫无疑问,这是《收获》本身的影响力,加上周旭现在也有一定的粉丝群体,于是导致了《收获》这一次的销量的爆炸式增长。

    除此之外,编辑部还收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来信,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三五百封了。

    一般来说拆信回信都是由小编辑,新人编辑负责,但是李小琳比较在意这次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成绩,所以她便是自己拆起来了信件。

    首先有信件是来自孩子的,有的是小学、有的是初中,年纪都不算大:

    “我在老师的推荐下面看完这篇,我想问问老师,张小嘎和佐藤是真的死了吗?!”

    “这篇真的很奇怪,“条纹睡衣”代表什么,为什么男孩不能随便离开围栏,大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从何而来?我完全搞不懂!”

    大一点的孩子则是会问:“难道就因为张小嘎的父亲是农民,佐藤的父亲是军官,张小嘎就被关起来了吗?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吧?”

    “……”

    大人的评论质朴的多:“如果不是周旭同志,我甚至不知道日本人还在我们大东北有如此恶劣的行径!”

    “军国主义是可耻的!当然看完之后,我也推荐给了我的孩子,它没有血腥的场景,很适合孩子学习!”

    “张小嘎还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真的太可怜了,我想起来自己的儿子。”

    原本的电影因为主要的视角在男主也就是军官的儿子身上,所以人们更多的可惜男主的离世,算是电影的一些讽刺或者说漏洞吧?

    周旭对于原片做了一些处理,弱化了原主的属性,刻画多一些还是受迫害的中国孩子的可怜。

    还有一封尤其长的信件。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篇,不仅仅是关于描述中国苦难的一本书籍,我感觉它对于战争的剖析,对于人性的解析是十分客观的。

    例如文中是以日本的孩子佐藤的视角观,主角有些时候的自私和任性完全是合乎常理的。再说张小嘎,他不仅是单纯善良,而且也会生气有一定自己的情绪,只是他因为从小压抑的情绪无法释放……

    在关于抗战片的深度上面来说,周旭写下来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无疑不是近来国内最为优秀的……”

    李小琳收拾着稿件,这些稿件一堆又一堆,着实看的人是头皮发麻,但是李小琳心里比较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