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阿里未来堪忧,手机研发布局!(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1章 阿里未来堪忧,手机研发布局!(求月票) (第3/3页)

前途的当下,杰克马是唯一一个支持云计算,并且看好云计算的人!

    于是,去年9月份,王健博士从微软亚洲研究中心离职,加入了阿里巴巴,担任首席架构师,帮助阿里巴巴制定技术战略规划,直接对杰克马汇报工作。

    期间,王君山就算想要截胡阿里,提前将王健收入未来科技,都不现实。

    去年9月份,未来科技还在成长中,远没有现在这般强大。

    金融危机也没爆发,阿里也没有现在这么虚弱。

    只能任由王健加入阿里。

    前世也是在王健的游说,在杰克马的力排众议下,阿里才确定阿里云飞天计划,作为未来的核心战略。

    才在2009年年底收购了万网,才在接下来,每年投入十亿,才有了阿里云飞天。

    不过现在,一切都变了。

    没了万网,阿里云会飞的很慢。

    尤其是眼下淘宝商城被唯品会暴击,阿里营收下滑,再加上金融危机影响,阿里的云计算怕是都要增加很多波折。

    杰克马会不会再像前世一样,坚定地支持王健?

    王健和杰克马的关系,还能不能像前世一样融洽默契?

    都是问题。

    而这,就是机会。

    王君山将王健收入麾下的机会!

    最简单的,随着淘宝商城的没落,阿里前途波折,云计算还能不能和前世一样如期推进?

    杰克马每年十亿的投入还算不算数?

    都是未知数。

    哪怕杰克马支持,其他股东不支持,那也没用。

    但在未来科技,已经确定要战略发展云计算,每年投资都在10亿以上,甚至20亿。

    万网收购事宜都已经在谈判中。

    等成功拿下万网,王君山投入十亿发展云计算,再向王健伸出橄榄枝,王健都会心动!

    一边是画大饼难兑现的杰克马和阿里,一边是大手笔投入的王君山和未来科技。

    王健会如何选?这还用说?

    而没了王健,那阿里的云计算怕是更加艰难了。

    念此,王君山喊来唐静荷:“唐总,你对王健博士了解多少?”

    “王健博士,云计算领域的大牛?”唐静荷瞬间有了猜测。

    “对,关注一下,等咱们收购了万网,有机会的话,可以把王健博士挖过来,担任未来云计算首席架构师,统领未来云计算的发展。”

    “顺便告诉王健博士,今年未来云计算会投入20亿,后续每年都要投入10亿,连续投入十年!”

    “好的,董事长,我去安排。”

    唐静荷有了计较。

    董事长这是看中了王健博士,打算挖来。

    这是好事。

    虽然唐静荷也不懂云计算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前途。

    实际上,在2009年年初,懂云计算的,看好云计算前景的,全球都没多少。

    没办法,这玩意过于超前,又过于烧钱。

    “对了,手机研发中心的核心工程师,招募的怎么样了?”王君山问道。

    云计算是个长远布局,算是练内功,没有个两三年,都难有成就。

    而手机则是眼下必须尽快突破的核心,算是速成秘法!

    “我目前正在接洽摩托罗拉帝都研发中心总经理周平博士。”唐静荷道。

    “周平博士!”

    王君山眼睛一亮。

    这个人他熟悉,太熟悉了。

    如果说周平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提起小米1,大家就知道了。

    没错,这人就是小米最初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小米副总裁周平。

    专门负责硬件研发和供应链!

    手机研发,最难的就是硬件,以及供应链打通。

    一部手机,里面的元器件太多了,外行人进去就像个无头苍蝇,根本搞不定。

    但有内行人,那就容易了。

    而周平作为摩托罗拉帝都研发中心总经理,不仅自己是天线专家,还能带来一个成建制的硬件团队!

    小米1之所以能顺利研发,那么短的时间内顺利投产,靠的就是周平。

    一个新兴品牌之所以能和高通、夏普、索尼这些国际大厂合作,靠的也是周平!

    雷布斯请周平出山后,周平直接从摩托罗拉拉了一个核心的硬件团队给雷布斯。

    这就是大牛的号召力。

    挖人挖对了,挖一个人,比挖一群人,都管用。

    有了摩托罗拉的硬件研发团队,研发不再是问题。

    有周平在,供应链也不再是问题。

    正是周平带着摩托罗拉的班底,才把小米一代做了出来,包括后来的二代,2S,三代,小米note。

    可以说,小米前五年的发展,都是靠着周平。

    或许,周平的硬件理念,不适合未来的发展,但用于当下从零到一的突破,完全足够了。

    同样,王君山的未来手机,也可以复刻这个模式。

    用周平带着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打造未来手机,实现零到一的突破。

    再加上王君山的把关,补齐周平后续的战略局限性,后续发展又快又稳。

    “老板,眼下摩托罗拉业绩不断下滑,2007年还是全球前三,去年市场份额就腰斩,成了第五。而今年,还得继续爆降。”

    唐静荷说道:“这种局面下,摩托罗拉内部矛盾不断。据说摩托罗拉准备一分为二,分为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和摩托罗拉移动。”

    “这使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裁员甚至都是板上钉钉,很多人都在找出路。”

    “毕竟没分家的摩托罗拉市场份额就已连续腰斩,再分家,怕是更加惨淡。甚至有人猜测,分家是为了出售手机业务。”

    “毫无疑问,这加剧了内部的动荡。”

    “我们这个时候出手,完全可以挖来一些摩托罗拉的核心工程师,甚至周平。”

    王君山点点头,很是赞同:“没错,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健康发展的摩托罗拉,如日中天,全球前三,员工自然不想跳槽,加钱少了都不好使。

    可现在的摩托罗拉,市场份额从13%降到了4%,员工都觉得摩托罗拉不行了,都想着跳槽。

    如今未来科技出手,待遇足够,完全不是问题。

    “那我两边推进,一边继续挖摩托罗拉的核心工程师,一边接洽周博士。”

    “可以,这样一旦周平入职,就能再度带来一支研发团队。两边整合,咱们未来手机的研发,就不是问题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