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章 《星辰的私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1章 《星辰的私语》 (第2/3页)

随后,就急匆匆地投入到了修改的工作。

    他没时间搁置初稿一段时间再去重读了,因为许星眠马上就要回来了。

    他必须在她回来之前,搞定一切。

    ……

    【相比那个众星捧月的下午,我更早认识她,是在一封字迹工整的匿名信里。】

    一个充满时间感与追忆意味的开头。

    这本书,顾远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

    第一条线是青春行动线,视角是高中时代的顾遥,也就是第一人称“我”。

    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他从高一到高三,如何一步步收到信,从困惑到被吸引,再到依赖和震撼的心理过程。

    而第二条线,则是成年回望线。

    穿插在青春线之中,是成年后的“我”对往事的点评,反思和升华。

    这个开篇与叙事结构,顾远仿照的是杜拉斯的《情人》。

    那句被誉为文学史上最震撼的开篇之一。

    说回本书,这句话是已成著名作家的成年顾遥所写的。

    他开始讲述回忆。

    他高一时,年少成名,是媒体追捧的天才作家。

    但内心却偶尔感到无人共鸣的孤高。

    某天,他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署名“望星者”。

    一开始,信里的内容很常见,无非就是一些关心的话语。

    譬如他在演讲时表现出的疲惫,譬如他在学校面对同学时流露出的不合群。

    顾遥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位普通粉丝的来信,顶多这个粉丝离自己近一些罢了。

    【我那时当然不会知道,这个署名会在未来,成为我文学世界里的唯一坐标。】

    回望线的“我”恰到好处的透露了一些信息。

    这给读者制造了一种温柔的悬念。

    即读者知道结果是美好的,但不知道过程如何发生。

    匿名信开始不定期地寄来,信的内容也是聚焦于对公共事件,共同经历的见解。

    而没有涉及他的隐私和生活细节。

    随着一封封信开始寄来,信中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