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回洛南看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六章 回洛南看看 (第2/3页)



    “老爷,若是让普通农家没有饥馑,只要“三有三无”就能做的……”

    “三有三无,怎么说?”徐清见郑老伯心有成竹的样子顿时乐了,看来是问对了人,不过又马上起了疑惑:“三有三无,难道有了粮食不行吗?”

    “哦哦哦,老爷我不是那个意思……”郑老伯笑笑说道:“有了粮食自然没有饥馑,可这粮食总会吃完的,而我的意思是怎么让农户安心种地,永远不缺粮……”

    “好吧,你细细说来…….”徐清也不说话了,安心听郑老伯讲。

    “老爷,你还记得你来徐庄的时候吧,你第一件事就是打井,从那之后的几次收获,徐庄的地无一不是丰收……所以啊,这第一个“有”,就是有水,有了水庄稼才能长得壮,颗粒才会饱满…….而且有了水,庄子里干什么都方便。”

    “第二个“有”,就是有肥,第三个“有”,就是有农具。没了肥,地里种不出东西,只能长草。没了农具,田里的活不好干,种的地就少,这样一来,收的粮食就少。这朝廷的税是按人头收的,这一个人能种的地越多,那就自己得的粮就多,一来二去,不仅能吃得饱,还能换些布匹棉花,温饱就解决了。”

    “而这“三无”嘛,排在第一是“无役”,这个役不是说的朝廷摊派的正役,是官府下的杂役,这种杂 役,一摊就是半个月,要是赶上农忙时节,地里的活全干不了了,只能补种,收获的粮食远远不如……第二的是“无匪”,这个匪不单单指土匪,还指恶地主……”

    “老爷你仁义,为庄户们着想,收的租子很少。要是佃户赶上不好的主家,收了粮,还伸手要绢,要棉,要钱,完了之后各种短工,地里的东西要收去一半甚至更多。这在丰年还是个半饥半饱,要是遇到饥年,就得……”

    “老爷为徐庄修了渠道,池塘,现在的徐庄旱涝无忧……所以还有一个无,也是水……”

    徐清点点头,表示明白了,郑老伯却没有要说完的意思,又道:

    “老爷,我多一句嘴,徐庄原来其实是没有的,是流亡到这里建起来的,没被官府认定之前,都是黑户,整日提心吊胆的。后来官府定下了户籍,才能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