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强弩战骑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九章 强弩战骑兵 (第2/3页)

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

    在西欧,弩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武器,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足以杀死一个花了一辈子时间来接受战斗训练的装甲骑士。

    英国的狮心王理查就曾经两次被弩箭射中,并在第二次伤重不治。如此一个伟大人物竟然死在一个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对于贵族来说简直骇人,为此,在十二世纪时,教皇就曾尝试以残忍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西欧的弩是中国传过去的,徒子徒孙的弩都有这么强劲,那更不用说老祖宗的了。明朝的床弩可以达到千米的射程,比某些步.枪还远哩。

    靺鞨人或者说渤海国还只有弓,没有弩。很巧的是,徐清刚好研究过一下弩的制作。

    弩的结构其实不复杂,不过就是: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

    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铁质也可以,装在弩“郭”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牙”后连有“望山”,也就相当于瞄准镜的东西;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便于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在铜郭的下方有“悬刀“,即扳机,用于发射箭矢。

    当弩发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持于弩机的“牙“上,将箭矢装于“臂“上的箭槽内,通过“望山“进行瞄准后,扳动“悬刀“使“牙“下缩,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弦急速回弹形成的动能,高速将箭射出。

    徐清知道一种强弩,北宋时期的神臂弩。要知道,北宋一直是军事力量毕竟孱弱的,能够挡住蒙古铁骑,不仅仅是因为火器大量使用,更是因为弩的长足发展。因为火器在那个时候不可能大规模装备,而制作相对简单的弩却可以。

    神臂弩便是宋军大规模装备的制式武器,几乎每个步兵都有一把。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威力强大,矢可入榆木半杆。威力足够,制作也简单。另外,大唐的精良弩箭也不比这个弱,这个神臂弩长处在于可以大规模装备,所以徐清也不怕渤海国将来以此威胁到大唐。

    想清楚利害关系,徐清便手绘图纸,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断红尘和徐琪。单单靠这个弩是不够的,弩的装填比较慢,对上机动性大骑兵,就需要以持续制快速。为了能够有持续杀伤力,徐清还做出了一个五排线阵。

    由于弩比弓射得远,所以使用弩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力量进行装填。每次填装弩箭是,需要脚踏弯腰,利用杠杆填充弩矢。

    基于此,徐清弄了个三排线阵。第一排射箭之后,弯腰填充,然后第二排继续射箭,射完之后,蛮腰填充,第三排射箭。在第三排射完之后,第一排刚好填充完毕,又可以再一次射箭了。如果提前填充完毕,那就直接蹲在地上进行放箭。

    如此,一个配合弩箭对付骑兵的阵法就成了。其实这个三排线阵是有一个好听点的名字的,可惜徐清记不起来了。

    府兵的装备是弓箭,横刀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