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灾民 (第2/3页)
“这是山东道和总管府的命令,不是商量。”徐清知道救灾之时刻不容缓,硬着头皮沉声道:“分巡、分守不日便会来视察,若是准备不利,哪怕是本官,也要就地撤职查办!”
徐清拿出上司和巡守做挡箭牌,意思是老板说的,我也没办法。在场四个县令有三个是徐清的门生,还有一个是徐清的铁杆粉丝,徐清话音一落,四个县令忙闭嘴不说话,思考对策去了。县令这等大佬不开口,其余那些人自然也没了说话的劲头,也全都噤声了。
“救灾如救火啊……”徐清说完,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谁若在救灾之中推诿塞责,本官自将严惩不贷!听明白了么?”
“呃,不知这次会有多少灾民前来……”
“信上说三万余人……”徐清再道一声:“都明白了吗?”
“喏……”众官吏只好齐声应下。徐清顿时泄了气,你们不该齐声喊“明白了”,然后我说“没听见,”,你们再大吼“明白了”的吗,怎么不按套路来!
三万余人,算他数据作假,实际上有四万的话,各县均分也只有一万灾民,也还勉强撑得住。
“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接收灾民的办法!”徐清点点头,心里通畅道。其实,徐清心里早就成竹了,只不过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他的计划,还是在讨论中渗透更好。
除了兵荒马乱之外,就是水旱蝗灾造成的荒年对百姓生活影响最大了。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灾民盗贼四起,伤国家的元气。故而有一项政绩叫做“荒政”,荒政水平如何,也是检验地方官能力的重要标尺。
荒政的核心是对灾民的救济,有三大要点——得食、有居、得归。其中‘得归’是救灾后期的事情,也不需要接纳灾民的州县考虑,各州县只需要做好前两项,‘得食’和‘有居’就足矣了。
众人开始思考,计算自己县里有多少存粮,能征集多少民夫,能建造多少窝棚。可左右一算,这次接收灾民之后,他们自家县也要掏空喽。还用动乱,瘟疫等等一堆麻烦。环顾一圈,徐清只看见赵璐一人敲着桌面,面色欣喜。这赵璐在徐清的门生里只算得平庸的罢了,不知他有什么好办法,徐清伸头询问。
“大人容禀……”赵璐却自有一套说法道:“学生观往日救灾之法,无非就是将灾民聚集在城里,煮粥供应他们吃而已。这样确实方便官府管理和赈济,但是弊端也不小。”赵璐顿一下继续道:“可灾民聚集的太密集了,就容易流行疫病,及相蹈藉死。有的人嗷嗷待哺了好几天,得不到粥就倒毙在路上。这种办法名义上是救灾民,实际上是不把灾民当人,漠视他们生死的敷衍举动。”
“嗯……”众人皆是点头,就连徐清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
赵璐道:“下官县里的衙舍、道观、寺庙、库房等处空出地方。又根据户等,可征用本县各乡空闲房屋来安置灾民。”
燕苦拱手问了一句道:“前者能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