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何罪之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三章 何罪之有 (第2/3页)

一家人死了,就在商洛!”

    徐清听了不由得皱眉问道:“吃糖吃死人,闻所未闻,你的意思是杨管家放毒,那更不可能啊?”

    卓德敖诚惶诚恐地道:“不是,伯爷,我没怀疑杨管家有异样。只不过坊间多有微词,红山镇糖货的销售也是降了不少。”

    徐清摆摆衣袖,抬头望着星汉灿烂的天思索。唐朝对食品安全也是很重视的,《唐律疏议》中有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如果徐清家的糖货有毒,若被捅了出去,徐清也无法解释,只能把杨文推出去替死。可自家的东西徐清怎能没底,哪里可能有毒,此事必有蹊跷。莫非是有人借助徐清家里的糖货下毒杀人,还是有人故意诋毁“徐记”呢?

    徐清转念一想,这个卓德敖敢来告诉徐清这件事,怎能保证徐清不直接发怒于他?莫非他已经有了相关线索。

    只见卓德敖磕了一下头道:“伯爷,我也曾调查过了。死者家中都是吃过糖货,吃得最多的一人死了,其他人病了。我在县衙验看过证据,只见炒米糖上也印着“徐记”二字,只不过……”

    徐清皱眉一问:“只不过什么?”

    卓德敖认真的道:“只不过炒米糖中的炒米有些发黄,而红山镇所用之炒米,都是圆润如玉的上等江南米。似乎那炒米糖,是他人仿做的……”

    徐清沉吟起来,的确,红山镇的炒米糖印上了“徐记”二字,的确保证了品牌效应,减少了别人模仿带来的冲击。可这徐记二字比较简单,别人照样能够模仿。一旦有不良商家用次差原料制作炒米糖,再印上徐记用稍低的价格卖出去,也一样能赚钱。可百姓们分不清楚真假,只道徐记的东西变差了,甚至出了安全问题,也会把罪过加在徐清身上。

    故而,有的明星大炮打蚊子,告一家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