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7章 科举开始! (第2/3页)
时他突然意识到,这官,当得太吓人了。
永远不知道那枚回旋镖什么时候飞回来。
也不知道它会砸在谁头上。
尤其是站在他前面的杨嗣昌。
这人第一天上任,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更要命的是,还有个礼科给事中陆澄源天天盯着他。
再加上袁可立若回京……
他这个礼部右侍郎怕是要被往死里整。
钱谦益心里打了个寒战。
要不……还是辞官吧?
……
科举还有三天,黄道周归京。
随他而来的是皮岛十余万辽东遗民。
大批勋贵被清算,留下无数空宅、店铺、田地。
这些人由户部、大理寺、刑部入册安置在这些地方。
比辽东遗民更早抵京的是,陕西九千多名孤儿
毕自严建议,把这些人分散安置在天津及北直隶各地。
崇祯拒绝了。
陕西孤儿尽是无依无靠的孩子,辽东遗民九成是妇人孩童。
他不放心把这些人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京城才是最安全的。
他已为她们的未来想好了出路。
登基那会儿,他没精力、也没资本去搞穿越者的搞钱套餐。
可如今宋应星、孙元化都在他麾下,肥皂、香水、玻璃、细盐……统统都能安排上。
这些孤儿寡母太苦,他得替她们开一条生路。
同时大明还有一个奇怪现象。
战乱折损了无数青壮,剩女成堆。
可那些退役或伤残的老卒,却一个个成了没人愿嫁的光棍。
女人宁愿给富贵人家做小、为奴,也不愿嫁给穷卒。
既然如此,礼部闲着也是闲着,就给朕去当红娘。
让老卒成家,让孤儿寡母有依靠。
未来伤兵老卒的待遇,会极其优厚。
……
京城西南,新建的大型简易建筑群落成,原王恭厂旧址。
这里便是养济院。
陕西孤儿暂居于此。
吃穿不缺,棉衣充足。
蜂窝煤问世后,这里更是优先供应。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院里,一名六岁大的小男孩被三个七八岁的同伴围殴。
驻守的五城兵马司赶来,把那三个捣蛋鬼赶走,又把小男孩从雪地里拉起来。
小家伙满身泥灰,却强忍着,没有掉一滴眼泪。
“我不怕他们。”
兵马司的人愣了愣,蹲下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抬起头,眼神倔强。
“我叫……李定国。”
……
距离年关只剩半个月,但京城的热闹远胜过年。
自四方汇聚而来的学子挤满了道路、街市、桥巷。
北京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读书人熔炉。
按惯例,朝廷要为举子们安排食宿。
可十几万人同住客栈根本不可能实现。
于是崇祯下令。
京城百姓可对外招租举子,凡提供食宿者,由朝廷每天支付银三钱。
毕自严起初坚决反对,一天三万多两白银,简直是拿钱往水里丢。
可数日之后,他不得不佩服陛下的远见。
一个从未在明朝出现过的奇景,正在悄悄发生。
天南海北的书生走进百姓家。
地域与身份的隔阂在锅灶、饭桌、一日三餐里慢慢消解。
百姓为了迁就外乡学子的口味,特意做些他们家乡的吃食。
学子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