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防晒奇谋 (第3/3页)
,船型笨重如猪,帆桅低效如鸭,全仗人力风力,逆水行舟犹如 【老牛拉破车——慢吞吞,还费草料!】为何不格物致知,研究 水密隔舱以抗沉,尖底龙骨以破浪,多桅帆装以借八面来风?若漕船速度能快三分,则损耗可减三成,效率能增五成!此乃 “磨刀不误砍柴工” 之真义也!总比某些人只知道喊加油拉纤要强吧?” (含沙射影,打脸赵公子)
“何以言管理粗放?漕粮从征收、运输到入库,全凭老吏经验,账目模糊,损耗率成了一笔谁也说不清的 “糊涂账” !为何不引入 标准计量(如统一校准斛斗,杜绝大斗进小斗出)、复式记账法(使账目清晰,有据可查)、甚至设立独立审计司 (垂直管理,不受地方掣肘)?让每一粒漕米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如此贪墨之弊,方能 水落石出,无处遁形!”
最后,林闲更是抛出更加大胆甚至“离经叛道”的革新之策,堪称石破天惊:
“故学生以为,革新之策,首在变法与 格物 !可尝试漕运承包制,引入商贾之效率与活力,设立皇家漕运技术学堂,专研船舶、水利、物流,甚至可探索海运辅漕,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免得运河一断,京师就要饿肚子!”
整篇文章观点犀利,直指制度和技术核心。用词泼辣大胆,俚俗比喻与深刻洞见并存,将漕运弊病分析得入木三分。提出的对策远超时代,简直是一篇酣畅淋漓的“古代版漕运改革白皮书”!
那位曾被他“沐浴论”逗笑的张考官巡视到此,看到这篇奇文尤其是“秃子头上的虱子”、“老牛拉破车”、“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妙语,再次忍俊不禁。
他摇头叹道:“此子……真乃鬼才!话糙理不糙,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啊!赵家公子那篇陈词滥调,与此文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而就在这时,天空毫无征兆阴沉下来,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
赵公子正探头怒视林闲,试图寻找他答卷中的破绽。
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水混着额头上不断滴下的油腻汗水,还有不小心蹭到的墨汁,糊了满满一脸,瞬间成了滑稽的大花猫。
“糟糕!”
他狼狈不堪惊呼着缩回头,去找东西遮挡。
而林闲因涂了防晒霜,雨水淋上随手用布巾一擦便清清爽爽,甚至趁着雨声答题更快了。
雨停后,赵公子心态已彻底崩溃。
他看着自己淋湿的卷子和花猫般的脸,再回想林闲那从容的样子和可能写出的精彩文章,答题思路全乱。
后半篇文章开始写得语无伦次,大失水准。
而林闲的这份“爆笑漕运策”,则再次让阅卷官们拍案叫绝。
第四天的考试,就在这冰火两重天的反差中结束。
林闲的“考场妙人”兼“经世奇才”的形象,已无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