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破局:爆梗震赵王,三步显锋芒 (第1/3页)
考场内。
哀鸿遍野,愁云惨淡。
大多数士子面对这道“送命题”,抓耳挠腮,面如死灰。
文章要么空洞高喊“军国为重,当先顾北疆”,要么苍白呼吁“民为邦本,赈灾为先”。
更有甚者,大段大段默背《孟子》或《管子》中的圣贤语录,企图蒙混过关。
其文章干瘪无力,逻辑混乱,毫无新意可言,仿佛一群溺水之人徒劳扑腾。
赵王负手缓缓巡视,目光如鹰隼扫过那些惊慌失措、冷汗直流的士子。
当他看到几个疑似太子门下、平日以“才子”自居的考生,此刻竟满头大汗、下笔维艰,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时,心中不禁冷笑连连:
“哼!太子老哥,这就是你费尽心机搜罗的英才?平日里吟风弄月、歌功颂德倒是一把好手,遇到真问题实难题,便原形毕露,尽是些纸上谈兵、不堪大用的庸才!指望这等人物将来辅佐你治国平天下?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当他冷笑间再次将目光投向“玄”字第七号舍时,身躯下意识陡然一振!
只见林闲已然提笔蘸墨,落笔时从容不迫,似乎写的不是一道关乎前程命运的难题,而是一篇寻常习作。
赵王心中好奇与期待更甚,悄然走近。他立于其号舍侧后方,凝神细看。
这一看,开篇就让他眼皮猛地一跳!
“此问,看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绝境。然学生以为,治国如同持家,遇到难关,只会盯着米缸发愁的是蠢妇。懂得借米下锅、找米下锅、甚至让米生米的,方为巧妇。若只知在先给将士吃还是先给灾民吃之间纠结撞墙,那与守着个破咸菜坛子,却妄想做出满汉全席的痴汉有何区别?徒惹人笑耳!”
“好一个借米、找米、让米生米!好一个痴汉妄想满汉全席!”
赵王心中暗赞,几乎要拍桌子叫好!
“此子思路之活络,比喻之刁钻辛辣,果然非同凡响!竟将治国安邦的难题,用市井俚语解得如此通透!虽显粗俗,却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他强压住心中激荡,迫不及待继续探头偷窥。
只见林闲继续笔走龙蛇,提出了一套层层递进、堪称石破天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