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联南宋守军默契 (第3/3页)
来犯,我们可共同抵御,不让庐州百姓再遭战火之苦。若继续观望,金军一旦突破宣城,庐州便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老兵们被李山的话打动,纷纷前往军营,劝说郦琼与宣城合作。郦琼见民心所向,又担心若金军来犯,庐州孤立无援,最终同意与宣城签订互助协议,虽未承诺主动出兵支援,却答应 “若宣城遭金军大规模进攻,庐州将开放粮仓,提供粮草支援”。
扬州的洽谈则相对顺利。扬州统领官郭仲荀是主战派,早有与宣城合作之意。赵玥派去的使者刚抵达扬州,郭仲荀便亲自出城迎接,双方很快达成共识:不仅签订互助协议,还约定每季度举行一次联合军演,提升双方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扬州的水师与宣城的水师共享长江航道情报,共同防范金军从水路进攻。
短短一个月内,宣城便与和州、滁州、庐州、扬州等周边五州的南宋守军达成了 “互不干扰、共同抗金” 的默契,形成了以宣城为核心、覆盖江南东北部的抗金联防网络。这一成果,不仅消除了内部掣肘,还为宣城争取到了宝贵的粮草、武器与情报支持,极大地增强了江南抗金的整体实力。
为了巩固这份默契,赵玥还特意在宣城举办了 “江南抗金联防会议”,邀请周边各州的守军统领与谋士前来参会。会议期间,各方不仅交流了抗金经验与战术,还共同制定了《江南抗金联防细则》,明确了军情传递流程、支援兵力部署、粮草互助标准等具体事宜;赵玥还提议建立 “联防情报中心”,由宣城暗卫网络牵头,整合各方情报资源,及时掌握金军动向,各方一致同意。
会议结束后,刘光世、王德、郭仲荀等统领官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联防事宜,共同守护江南。郦琼虽未明确表态,但也承诺会遵守协议,提供必要的粮草支援。
此次联防网络的建立,很快便发挥了作用。宣和五年四月,金军探子得知宣城与周边守军达成合作后,试图从滁州方向突袭,夺取滁州粮仓,破坏联防网络。滁州守军统领王德根据联防情报中心传来的消息,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并按照协议,向宣城与和州请求支援。
赵玥接到消息后,立刻派遣李山率领三百骑兵驰援滁州;刘光世也派遣两百步兵,从乌衣镇出兵,袭扰金军侧翼。三方军队协同作战,很快便击退了金军,保住了滁州粮仓。此次战役,不仅检验了联防网络的有效性,还进一步增强了各方的信任,让 “互不干扰、共同抗金” 的默契更加稳固。
消息传到临安,宋高宗对赵玥的举措表示赞赏,下旨表彰宣城与周边守军的 “联防抗金之功”,并下令江南东路各州府,“可参照宣城模式,建立抗金联防,共同抵御外敌”。秦桧等主和派大臣虽心中不满,却也无法否认联防抗金的成效,只能默认这一局面。
赵玥站在宣城北门的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感慨。从最初艰难守御宣城,到如今建立覆盖江南东北部的抗金联防网络,她知道,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士兵的奋勇、百姓的支持,更离不开与周边守军的默契合作。她清楚,抗金大业仍任重道远,金军随时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但只要这份 “互不干扰、共同抗金” 的默契能够持续,只要江南抗金力量能够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守住这片土地,为大宋保住江南半壁江山。
此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城墙上,与远处的青弋江交相辉映。赵玥握紧腰间的长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她将继续以宣城为核心,不断巩固与周边守军的默契,整合江南抗金力量,为抵御金军、收复失地,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