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1. 高宗恐慌密令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1. 高宗恐慌密令杀 (第2/3页)

起身,目光坚定,“赵玥是大宋的抗金栋梁,不能就这样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就算因此获罪,我也认了。”

    六月初一清晨,李嵩带着几名亲信,捧着那封 “召赵玥赴临安议事” 的明旨,登上了前往宣城的官船。船行至青弋江中游时,他特意让人放慢速度,对着江水长叹 —— 他不知道,此次宣城之行,能否保住赵玥的性命,更不知道,大宋的抗金大业,会因此走向何方。

    六月初三,李嵩的官船抵达宣城码头。赵玥得知李嵩前来,且带来了 “召她赴临安议事” 的圣旨,心中虽有疑惑,却也并未多想 —— 此前朝廷刚授予她 “江南东路宣抚使” 的官职,召她回临安商议抗金大计,也在情理之中。

    她亲自率领张九成、李山等官员前往码头迎接。码头上,李嵩身着钦差服饰,手持圣旨,脸上却没有往日的笑容,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与焦虑。“赵宣抚使,” 他走上前,语气低沉,“陛下有旨,召你即刻赴临安议事,商议抗金大计,并欲授予你‘枢密副使’之职,辅佐朝廷处理全国军务。”

    赵玥心中一喜 —— 枢密副使是朝廷重臣,若能担任此职,便能更好地统筹全国抗金事务,推动抗金大业。她躬身行礼:“臣赵玥,谢陛下隆恩!不知何时启程前往临安?”

    李嵩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催促甚急,望宣抚使今日便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启程,随本官一同前往临安。” 他故意缩短准备时间,是想减少赵玥与身边人商议的机会,同时也想在途中寻找机会,向赵玥透露实情。

    赵玥并未察觉异常,点头应道:“好,臣今日便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启程。”

    当晚,赵玥在府衙内举行了简单的送别宴。宴会上,张九成与李山等人纷纷叮嘱她,前往临安后要多加小心,尤其是要提防秦桧等主和派大臣的算计。赵玥笑着安抚众人:“诸位放心,我此次前往临安,是为了商议抗金大计,陛下对我信任有加,不会有什么危险。宣城的防务,就拜托诸位了。”

    李嵩坐在席间,看着赵玥从容的笑容,心中越发愧疚。他几次想开口透露密令的事情,却又担心被随行的秦桧亲信听到,只能强忍着,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试图掩饰自己的不安。

    宴席结束后,李嵩以 “商议明日行程” 为由,单独留下了赵玥。走进书房,他立刻关上房门,转身跪在赵玥面前,声音带着颤抖:“赵宣抚使,臣有罪!臣此次前来,并非真的召您回临安议事,而是奉了陛下的密令,要在途中伺机杀害您!”

    赵玥脸色骤变,后退一步,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嵩:“李大人,你…… 你说什么?陛下为何要杀我?”

    李嵩从怀中掏出那份密令,递给赵玥,声音沉重:“金国以十万大军南下相威胁,要求陛下斩您首级。陛下惧怕金国,便下了这道密令,命臣诱杀您。臣实在不忍心杀害您这位抗金功臣,便冒险将实情告知,希望您能尽快逃离宣城,躲避此劫。”

    赵玥接过密令,双手颤抖地打开,看到 “伺机除之” 四个字时,眼前一黑,险些摔倒。她不敢相信,自己拼死守护江南,为大宋抵御金军,最终却要被自己效忠的皇帝杀害。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心中充满了失望与愤怒。

    “为什么…… 为什么陛下要如此妥协?难道他忘了靖康之耻,忘了二帝尚在金国受苦吗?” 赵玥的声音带着哽咽,她想起了宣城军民的支持,想起了那些为抗金牺牲的士兵,心中的委屈与不甘几乎要将她淹没。

    李嵩站起身,叹了口气:“陛下并非不知抗金的重要性,只是他对金国的恐惧太深,又被秦桧等主和派大臣蛊惑,才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赵宣抚使,事不宜迟,您尽快带着亲信离开宣城吧!臣会在明日一早,谎称您‘突发疾病,无法启程’,拖延时间,为您争取逃跑的机会。”

    赵玥擦干眼泪,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她将密令折叠好,放进怀中,对李嵩说道:“李大人,多谢你告知实情。但我不能逃跑。我若逃跑,便坐实了‘畏罪潜逃’的罪名,秦桧等主和派大臣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压抗金势力;我若逃跑,宣城军民群龙无首,一旦金军来犯,江南便会陷入混乱。我不能走!”

    “可陛下的密令已下,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