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5. 宴上揭阴谋扣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05. 宴上揭阴谋扣李 (第3/3页)

后夹击,我们面临的形势,会非常严峻。”

    张九成点头,说道:“郡主,我们已派人快马前往湖州、常州、扬州等地,通知江南抗金联盟的各州府将领,让他们做好备战准备。若临安或金国出兵,他们会在三日内率军抵达宣城,支援我们。”

    “粮草与军备方面,” 李山补充道,“我们已清点粮仓,现有粮食可支撑半年战事;兵器库内,长枪、弓箭充足,水师战船也已修缮完毕,随时可投入战斗。只是我们的兵力仍显不足,目前仅有三千精锐,若要同时应对朝廷与金国的进攻,恐怕会有些吃力。”

    赵玥沉思片刻,说道:“立刻在宣城及周边三县发布招募令,招募青壮百姓参军,凡参军者,可减免三年赋税,其家属由官府妥善安置。同时,启用我们之前储备的军屯粮食,确保士兵们能吃饱穿暖,有足够的体力训练与作战。”

    她顿了顿,又对墨说道:“墨,你派暗卫潜入临安,密切关注朝廷的动向,尤其是秦桧与皇帝的反应,一旦有大军征讨的消息,立刻回报。另外,派人探查金国的动向,防止他们趁机突袭。”

    “属下领命!” 众人齐声应下,立刻分头行动。

    接下来的几日,宣城上下陷入了紧张的备战氛围中。城墙上,工匠们忙着加固城墙,挖掘壕沟;练兵场上,新招募的士兵在老兵的指导下,加紧训练刺杀、射箭与骑马技巧;水师码头,战船整齐排列,士兵们在江面上演练水战战术;城内的粮仓与兵器库,不断有粮草与兵器被运出,分发到各个防御据点。

    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妇女们在家中缝制铠甲、制作弓箭,老人们则带着孩童,为士兵们送水送粮,甚至有不少老人主动来到城墙上,帮忙搬运砖石,加固城防。整个宣城,仿佛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每个人都在为守护家园而努力。

    与此同时,临安城内,秦桧得知李嵩被擒、阴谋败露的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进宫面见宋高宗,哭诉道:“陛下,赵玥以下犯上,扣押钦差,伪造密信,污蔑朝廷,其心昭然若揭!若不派大军征讨,恐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地方将领也会效仿,到时候大宋江山,便会分崩离析!”

    宋高宗看着秦桧递上来的 “奏疏”,心中也充满了愤怒与担忧。他虽知道秦桧的算计,却也无法容忍赵玥 “扣押钦差” 的行为,当即下令:“命都统制王德率领五万大军,即刻前往宣城,征讨赵玥,解救李嵩,接管宣城防务!”

    旨意传到宣城时,赵玥正在城墙上视察防御工事。听到消息后,她只是淡淡一笑,对身边的李山说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通知各州府将领,按计划出兵,在宣城周边的落马坡、狼尾滩等地设伏,我们要让王德的五万大军,有来无回!”

    李山躬身应道:“末将领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宣城的城墙上,将赵玥的身影拉得很长。她望着远处的地平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她知道,一场关乎江南存亡、关乎大宋命运的战争,即将在宣城的土地上展开。但她不再畏惧,因为她的身后,有三万宣城军民的支持,有江南抗金联盟的助力,更有天下渴望和平、渴望收复失地的民心。

    她握紧腰间的长剑,在心中默念:王德,秦桧,金国…… 你们尽管来,我赵玥,与宣城军民一道,奉陪到底!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江南大地上悄然酝酿。而赵玥,这位江南的抗金守护者,正站在风暴的中心,带着她的勇气与信念,引领着江南军民,朝着光明与希望,毅然前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