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章 模块化建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6章 模块化建厂 (第2/3页)

不成熟的想法,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他拿起一根指挥棒,点在图纸上。

    “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根源在于一点。”

    “我们是在这深山沟里,从零开始,用最原始的方式,‘堆砌’一个现代化工厂。”

    “每一个螺丝、每一块砖瓦,都要经历漫长的运输,然后在这缺乏大型机械的现场进行施工。”

    “这就像是在战场上,让士兵们现挖矿、现炼铁、现造武器,然后再去打仗,效率太低,代价太大!”

    这个比喻形象而尖锐,让在座的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

    冯卫国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赵四。

    “赵专家,那依你看,该怎么办?”

    “总不能把工厂建到山外去吧?”

    “这里的隐蔽性是第一位的!”

    “冯主任说得对,隐蔽性是生命线。”

    赵四肯定地点点头,话锋随即一转,

    “但是,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

    “不要把整个工厂都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的指挥棒在图纸上划动着。

    “请大家看,一个工厂,无论多复杂,其实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

    “比如,动力模块,主要是锅炉房、配电房;机加模块,是机床集中的车间;装配模块;还有办公生活模块等等。”

    他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这个概念,然后抛出了核心观点。

    “我们能不能尝试‘模块化、标准化’建厂?”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人们交头接耳,对这个新名词感到陌生又好奇。

    赵四继续解释道:“所谓模块化,就是把这些功能模块,在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的工业城市,比如重庆、成都,进行预先设计和标准化生产。”

    “将厂房所需的钢构架、墙板、屋面板、甚至部分管道和基础件,都做成标准尺寸的‘积木块’。”

    “然后,通过铁路和公路,将这些预制好的‘积木块’运输到我们这山里来。”

    “到了现场,我们要做的,不再是漫无边际的土木施工,而是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快速的地基处理和模块组装!”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加快了些:“这样做有几个巨大的好处!”

    “第一,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

    “山外的预制工厂可以不受天气和场地限制,全天候生产,而我们现场的组装速度会成倍提高!”

    “第二,能显著降低对现场复杂施工技能的依赖,减少人力投入和安全隐患。”

    “第三,标准化的构件质量更容易控制,建成的工厂整体性、规范性更好。”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漫长而脆弱的后勤补给线的依赖!”

    冯卫国听得眼神发亮,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仔细看着赵四划出的区域。

    “模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