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潜邸效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三章:潜邸效命 (第2/3页)

离开武汉教导团的初衷背道而驰。

    就在他进退维谷、内心激烈斗争之际,一个偶然听到的消息,让他看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或许可以暂时栖身的缝隙。原北伐军中的一些非蒋介石嫡系部队,尤其是部分湘军和鄂军,在经历了复杂的政局变幻后,正面临着被分化、吞并的境地。这些部队中的一些中下层军官,对现状不满,又无力反抗,正处于一种彷徨观望的状态。而控制了两湖地区的新桂系势力(李宗仁、白崇禧),为了巩固地盘、抗衡蒋介石,正在有选择地吸纳、整编这些部队,试图打造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桂系……谢文渊的思绪飞快转动。桂系虽也参与了“清党”,但其与蒋介石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并非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桂系控制的两湖,相对远离此时政治斗争最激烈的宁、沪、汉中心区域,或许能提供一个暂时的、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容身之所。在那里,他可以借助旧军队的体系隐藏下来,保住这“有用之身”,静观时局之变。

    这无疑是一个妥协,甚至是一种倒退。意味着他要暂时放弃直接追寻“星火”的念头,重新回到那个他一度试图逃离的、充满倾轧与虚伪的旧式军队环境中去。但眼下,他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活下去,隐藏下来,等待时机,这成了他此刻最现实,也最无奈的目标。

    他做出了决定:前往长沙,设法加入正在那里整编的、以原鄂军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选择鄂军,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湖北人,籍贯上更容易被接纳,也便于隐藏身份。

    他再次利用了地形的复杂和局势的混乱,悄然脱离了“观察组”,弄到了一套破旧的士兵服装和一些干粮,开始了向长沙方向的又一次潜行。这一次,他的心情比离开武汉时更加沉重和复杂。不再是满怀希望地追寻光明,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悲凉的决绝,主动投身于一个他内心并不认同的阵营,只为求得一线生机,一个或许渺茫的“待机”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