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鄂西砥柱 (第2/3页)
广泛开展游击袭扰,伏击日军小股部队和运输队,使其不能安心抽调兵力支援江南。
任务分配完毕,各部立即行动。谢文渊亲率的主力,如同幽灵般,活跃在漫长的江岸线上。他们利用夜色和江雾的掩护,时而用集束手榴弹和迫击炮袭击日军停泊的船只,时而用地雷和陷坑破坏沿江公路,时而对孤立的日军据点发起迅猛的短促突击。
战斗是残酷而高效的。一次,他们得到内线情报,日军一支运输船队将在武穴码头卸下大批弹药。谢文渊精心策划,派出一支敢死队,乘着木船伪装成渔民,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靠近码头,用炸药包和***成功引爆了日军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冲天的大火燃烧了整整一天,爆炸声连绵不绝,给予日军后勤以沉重打击。
另一次,他指挥部队,在田家镇附近险要江段设伏,利用地形和预先埋设的水雷,重创了日军一支溯江而上的小型炮艇编队,击沉炮艇一艘,击伤多艘,迫使日军加强了江防,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其向江南转运兵力和物资的速度。
然而,日军也绝非易与之辈。面对谢文渊旅的频繁袭扰,他们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调集重兵,对谢文渊旅活动的区域进行反复的“扫荡”和“清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企图彻底铲除这颗“毒刺”。许多与游击队有联系的村庄被焚毁,大量无辜百姓遭屠杀,部队的隐蔽和补给变得异常困难。
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谢文渊旅的一个营,为掩护旅主力转移,在三角山地区与超过自身十倍的日军激战两昼夜,营长、副营长相继阵亡,最终仅数十人突围成功。消息传来,谢文渊悲痛万分,他亲自为牺牲的营长整理了那早已面目全非的遗容,在其简陋的墓碑前,久久伫立。
“旅座,鬼子这次是下了狠心要除掉我们,是不是……暂时避其锋芒?” 参谋长看着地图上日益缩小的活动区域,忧心忡忡地建议。
谢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