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淮海序曲 (第1/3页)
一九四八年初冬的豫东大地,肃杀之气比往年更甚。铅灰色的天空低垂,寒风卷起黄淮平原上的枯草与沙尘,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谢文渊站在纵队指挥部——一个利用废弃地主宅院改造的掩体里,凝视着墙上那张巨大的、布满红蓝箭头的淮海区域作战地图,感觉肩上的压力如同窗外阴沉的天空,沉甸甸地压下来。
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主力纵队,经过一年多外线作战的锤炼,早已不是当初挺进大别山时那支略显单薄的队伍。战士们脸上带着长期征战的风霜,眼神却更加锐利,装备也通过一次次战斗缴获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面对眼前即将展开的这场规模空前的战役,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
地图上,代表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的蓝色标记,像一片巨大的、令人窒息的乌云,盘踞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袤区域。国民党军试图在这里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以其精锐兵团寻求主力对决,扭转日益不利的战局。
“邱清泉的第二兵团,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还有孙元良、李弥……老头子这次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纵队司令员指着地图,声音低沉而凝重,“我们的任务,是在野战军首长统一指挥下,协同中野兄弟部队,分割包围,逐个歼灭这些敌人!这是一锅夹生饭,但我们必须把它吃下去!”
谢文渊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司令员的手指,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敌我态势、兵力对比、地形特点。“敌人兵力虽多,但部署分散,指挥不统一,各有打算。我们虽然总体兵力不占优,但集中统一,士气高昂。关键在于,能否迅速分割他们,形成局部优势,打乱其部署。”
他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划出几个关键的箭头。“首要目标,是争取在敌人尚未完全收缩靠拢之前,抓住其突出的一部,比如位于新安镇、运河一线的黄百韬兵团,予以包围。这就要求我们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