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火攻之殇 (第3/3页)
一大片区域,那里的拜军非死即逃,第三路军强行登陆,终于也打进城内,城内拜军的压力骤增。
两军激战了一天,唐军已经占领了一半的城区,拜军失败的迹象非常明显。两军在夜间暂停攻击,互相防备着,等待第二天再战。
就像吴元济说的一样,拜占庭内部也有拜奸,拜占庭北边的一个守将,眼看君士坦丁堡即将陷落,就开始给自己找后路。这个守将与加拉太的犹太商人相识,于是让加拉太的犹太商人穿针引线,私下里向驻守在加拉太的唐军投降。
旅长樊爱成带着五千唐军驻守加拉太,本来的任务就是防止拜军从北面突围,既然有拜军主动向他接洽投降,有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他当然要利用。
经过犹太商人从中传递消息,拜占庭守将决定次日打开城门,放樊爱成所部入城。加拉太与君士坦丁堡之间隔着金角湾,犹太商人还专门搞来几十条船,帮助运送唐军。
由于唐军从城西、城南突入城内,拜军的主力都集中到这两个方向堵截唐军,城北的兵力非常空虚。
次日一早,城西、城南又展开激战,樊爱成所部则乘船直抵北门,拜军北门守将已经如约打开城门,五千唐军从北门杀进城内。
城内的拜军猝不及防,如同后背被捅了一把尖刀,由于城北的拜军很少,樊爱成所部一路扫荡过去,直扑拜占庭皇宫。
拜占庭皇家卫队拼死抵抗樊爱成所部的进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城西、城南的唐军也逐步逼近,拜占庭的覆灭即将到来。
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二世眼看大厦将倾,不愿做亡国之君,更不愿受辱,直接拔剑自刎。皇帝死了,皇家卫队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樊爱成带着部队顺利攻入皇宫。
随着拜占庭皇宫的陷落,城内其他地方的拜军也纷纷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先后向唐军投降,君士坦丁堡正式陷落。
刘梧看到是自己的部将占领了皇宫,拿下君士坦丁堡的首功自然是第三路军的,心中欣喜不已,好好地奖励了樊爱成一番。
吴元济一来想着为烧死的两千部下报仇,二来被第三路军夺下首功,心里忿忿不平,决定对拜占庭军展开报复。
吴元济命令部队将两三万俘虏全部驱赶到城西,准备挑一部分杀掉,刘梧听到他的疯狂想法,立即带领几个部将赶来,阻止他杀人。
刘梧认为,唐军已经消灭了发射“希腊火”的拜占庭船队,攻城时也先后消灭了两万多拜军,已经算是报复了拜军,没必要再大开杀戒。
吴元济认为,一码归一码,攻城产生的死伤跟前面无关,第三路军前面损失的两千人一定要另外捞回来,必须再额外杀两千拜占庭俘虏。
最后,吴元济的两个副将也不支持他的想法,认为大规模杀降势必激起拜占庭人的巨大仇恨,唐军将会面临持续的反抗,无法在此立足。
经过一番争执和妥协,两个主将最后决定杀掉一百个拜军将领,以示惩罚。当然,守北门的几个拜军将领在樊爱成的力保下,不在此列。
吴元济觉得心意难平,又提出瓜分拜占庭皇宫的财宝,刘梧哪敢同意,只让取出一部分财物犒赏部队,其他的全部封存起来,等待朝廷派人过来清点接收。
吴元济的两个心愿都没得到满足,觉得呆在君士坦丁堡没啥意思,就带领第三路军拿下进攻希腊去了。
刘梧带领第三路军在君士坦丁堡休整了几天,顺便处理这边的后事。刘梧认为君士坦丁堡陷落了,米海尔二世也死了,拜占庭帝国就相当于亡国了,留着那些俘虏也没意思,就将他们全部释放。
休整完毕后,刘梧留下一个羌戎团,又找了几个拜占庭的降臣,组织一个临时政府,为第三路军提供后勤支持,刘梧则带着第三路军主力向北进攻保加利亚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