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保加尔国 (第1/3页)
随着战斗的继续,唐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克军的伤亡越来越多,越来越支撑不住。打到最后,终于有胆小的克军临阵脱逃,然后形成传播效应,克军最终全线崩溃,向伊万尼奇逃去。
克雷希米尔早就准备好了快马,在城头看见克军战败,立即率领一支骑兵,带着家眷向南逃跑。开战前,克雷希米尔就将伊什特纳一伙关在一个监狱里,防止他们成为自己逃跑的累赘。
溃败的克军逃进伊万尼奇才知道他们的大公已经逃跑了,再也无心守城,有的继续逃到其他地方,有的干脆向唐军投降。第三路军打到伊万尼奇以后,经过简单的战斗就占领该城,前后俘虏了一万多克军。
刘梧率军占领伊万尼奇后,听说克雷希米尔逃跑了,不觉有几分遗憾。之后,有人报告说在监狱里发现伊什特纳等人,刘梧又来了劲头。
刘梧派人一审,他们果然是从潘诺比亚逃过来的伊什特纳一伙,心想一路追这个老小子累的够呛,不自觉的就气血上头。刘梧想,既然克雷希米尔逃了,干脆就拿他们出气,当即下令,将这一百多人就地斩首。
第三路军连续行军打仗,都非常疲惫,刘梧下令在伊万尼奇休整三日,准备让部队恢复一下,就带领部队南下追击克雷希米尔一伙。
第三路军在休整的第二日,第二路军的乌重胤派出信使来到伊万尼奇,说一、二路军已经打到法兰克王国,但是遇到了一些麻烦,要求第三路军赶紧向法兰克王国进军,与一、二路军一起会攻法兰克。
刘梧这才想起,第三路军的最终目标是法兰克王国,这段时间第三路军一直跟几个小国纠缠,耽误了进攻法兰克,心中懊悔不已。想来一、二路军对付法兰克王国的大军不顺,自己要赶紧带兵过去支援。
于是刘梧在伊万尼奇留下一个新罗团,然后率军向东北进发,准备进攻法兰克东南的巴伐利亚一带。
第一路军指挥谢长林带领部队到达杰杜罗以后,在这里熬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期间重点是和各个襄人团熟悉情况,收集东欧一带的情报,为次年春天的开战做好准备。
第一路军首先要面临的对手是保加尔汗国,保加尔民族原来是从中亚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与东欧当地的民族融合而成,后来有一部分迁移到多瑙河下游建立保加利亚王国,一部分留在了伏尔加河中游一带,建立了保加尔汗国。
保加尔人以农牧业和狩猎为生,经济相对落后,整体还处于半原始半封建国家的状态,军队主要靠冷兵器外加蛮力,属于典型的北方蛮族。
对于这支部队,谢长林并不畏惧,到了2月中旬,气温开始回升之际,第一路军踏着残存积雪,越过早已架好的桥梁,越过乌拉尔河,向保加尔汗国进发。
保加尔汗国的库特拉可汗,早就听说东南边境驻扎了一支唐军,早就聚集了汗国的军队,布防在东南边境一带,准备抵挡唐军的进攻。
第一路军进入保加尔汗国不久,保加尔的探子就立即回去禀报,保加尔调集了一支三万多的骑兵,迎着唐军就进发过来。第一路军共有五万多兵力,也是以骑兵为主,两军很快相遇,短暂对峙了一阵。
保加尔人原本气势汹汹,还想首先发动进攻,但是他们看到唐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心中开始有点打怵,停在原地没有前进。
谢长林本来已经让炮兵架好炮,准备趁着保加尔军冲击的机会,对他们进行炮击,没想到保加尔军不敢发动进攻。谢长林觉得自己的兵力和武器都占据优势,没必要干等下去,于是命令第一路军率先发起进攻。
镇蕃军的两个旅打头阵,另有四个扶余团跟在后面,保加尔军队看到唐军只派出一小半军队,觉得可以先凭着人数优势击败唐军的先锋部队,于是全军出击,迎着唐军冲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