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余党暗涌粮食储备仓的“防蛀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3章 余党暗涌粮食储备仓的“防蛀之战” (第3/3页)

腻!”

    【作者插话:风渡墨这波“百姓监督制”太绝了!知道官府内部有内鬼靠不住,直接把监督权交给百姓,这就好比现代企业搞“员工监督小组”,让腐败无处遁形!只能说,对付贪腐,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公开透明!】

    为了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风渡墨连夜制定了《粮食储备仓管理细则》,用金属活字刻在铁板上,立在每个储备仓门口:第一,实行“账实分离”,记账的书吏和管仓的吏员互不隶属,每月交叉核对;第二,设立“粮食质量鉴定员”,由百姓代表和银匠共同担任,负责查验粮食成色;第三,实行“阳光验收”,验收时必须有百姓代表在场,全程记录,存档备查。

    他还让人把青州的贪污案例,以及新的管理细则,写成告示,在全国各州郡张贴,警示所有官员和粮商:“改革不是贪腐的温床,任何胆敢破坏改革、损害百姓利益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皇帝接到风渡墨的奏报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将青州通判斩首示众,张管事等涉案人员流放三千里,追回的赃款全部用于收购新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储备仓清查,凡有贪污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

    青州的风波终于平息,可风渡墨心里清楚,这只是太子余党的一次试探。前太子虽然闭门思过,但他的亲信遍布各地,粮商的势力也没有彻底清除,只要改革触及他们的利益,就会不断有人跳出来搞破坏。

    巩固改革成果,比推行改革更难。改革就像种树,不仅要栽得下,还要防得住蛀虫、挡得住风雨,才能真正枝繁叶茂,惠及后人。 风渡墨看着眼前重新装满新粮的储备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可就在他准备返回京城,向皇帝汇报青州的情况时,一个亲信书吏匆匆跑来,脸色凝重:“风大人,不好了!京城传来消息,前太子在闭门思过期间,暗中联络旧部,打算发动兵变,推翻改革!”

    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太子狗急跳墙,竟然要动用武力,这不仅是冲着改革来的,更是冲着皇权来的!

    那么,太子的兵变计划能否成功?风渡墨会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皇帝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平定这场叛乱?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