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官学,有教无类 (第1/3页)
“徐州制造总局”的成立,如同在徐州这台沉寂已久的机器上,安装了一个动力澎湃的新引擎,预示着军事与技术的革新。然而,吕布深知,任何技术、任何制度,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来传承、来发展。人才,才是真正的根本。在这个知识被少数士族门阀垄断的时代,想要获得源源不断、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就必须打破枷锁,自己动手培养!
这一日,州牧府内,吕布再次召集了核心幕僚。与上次不同,这次他还特意请来了几位徐州本地以学问、德行著称,但家境相对清贫,或思想较为开明的老儒生。
“诸位,”吕布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那几位老儒生身上,“制造总局已立,旨在强兵利器,富民兴邦。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蓝图,也需有能工巧匠、明算善断之人来执行。如今我徐州,乃至整个天下,才俊或有,却多囿于门第,沉沦草莽,不得其门而入。长此以往,人才凋敝,何以图强?”
他声音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故而,本将军决意,在徐州境内,大兴官学!打破门第之见,行那‘有教无类’之古训!”
“有教无类?”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喃喃重复,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被疑虑覆盖,“温侯有此宏愿,实乃苍生之福。然,此举恐非易事,所需钱粮、师资、场地皆是巨万,更会触及……某些固有之利。”他话说得委婉,但在场谁都明白,“固有之利”指的就是垄断知识的士族阶层。
张辽、高顺等将领对此感触不深,他们更关心军队和打仗,觉得办学虽是好事,但似乎有些“远水难解近渴”。陈宫则陷入沉思,他隐约感觉到,主公此举,其意义或许比制造总局更为深远。就知道会有阻力!动谁的蛋糕谁疼!但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根基!哥要在东汉末年搞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这帮老古懂能不跳脚才怪!不过,哥现在手握徐州大权,兵强马壮,还怕他们不成?这教育改革的刀子,必须砍下去!
吕布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早已料到会有此问,从容不迫地阐述他的具体规划:“先生所虑,布岂能不知?故而,此番兴学,并非一味效仿太学、郡国学旧制,而是分而治之,各有侧重。”
“其一,广设‘蒙学’!”他声音提高,“于各郡县、乃至大型乡亭,由官府出资,兴建学堂,招募通晓文墨、品行端正之士为蒙师。凡我徐州境内,所有适龄孩童,无论出身士、农、工、商,甚至是军中子弟、阵亡将士遗孤,皆可免费入学!蒙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