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炼丹房的技术入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炼丹房的技术入股 (第2/3页)

、“成本急剧下降”的未来,像魔鬼的低语,不断冲击着他固守了上百年的认知壁垒。

    他仿佛看到,积压的丹药被一扫而空,灵石如流水般涌入丹房,弟子们重新焕发活力……而这一切,只需要他点头,接受这套……这套“邪门”的流水线?

    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林枫看着他挣扎的神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微笑着抛出了最后一根稻草:

    “长老,时代变了。拥抱变化,才能引领潮流。是用这套方法让丹房重现辉煌,还是抱着传统慢慢凋零……选择权,在您手中。”

    赵长老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他死死盯着林枫,又看了看那枚仿佛蕴含着魔力的玉简,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困兽般的低吼,最终,艰难地、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好……就依大师兄所言!这‘标准化流水线’……我们丹房,干了!”

    决定做出后,丹房的变革在林枫的亲自指导和赵长老的咬牙推行下,雷厉风行地展开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怀疑、抵触乃至暗中的咒骂。

    丹房的资深弟子们,尤其是那些以自身炼丹手艺为傲的,对此嗤之以鼻。

    “胡闹!炼丹乃是感悟天地灵机,调和阴阳五行之妙术!岂能如凡间铁匠铺般分工劳作?”

    “让我去专门切药?我可是能独立炼制‘清心丹’的丹师!”

    “那控火阵盘死板僵硬,毫无灵性,炼出的丹药能有什么品质?”

    怨声载道,阳奉阴违者不在少数。

    然而,林枫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接受培训,上岗;要么离开丹房,去外门或者另谋高就。在贡献点系统和现实生存压力下,大部分弟子最终还是屈服了,抱着“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的心态,不情不愿地走上了流水线的各个岗位。

    磨合期的混乱与初现的曙光

    最初的几天,丹房内可谓鸡飞狗跳。

    负责材料预处理的弟子,手忙脚乱,不是分量称错,就是切割不匀,导致后方工序频频中断。

    控火组的弟子对着那复杂的阵盘面板手足无措,偶尔操作失误,差点炸炉。

    凝丹塑形的弟子,施展标准手印如同提线木偶,僵硬无比,成功率惨不忍睹。

    赵长老看着仓库里多出来的一堆堆形状怪异、色泽黯淡的“废丹”,心疼得直抽抽,好几次差点忍不住叫停。

    但林枫却稳如泰山,不断根据反馈调整工序细节,优化阵盘逻辑,加强人员培训。他将现代工业中的“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引入了丹房管理。

    奇迹在坚持中诞生

    半个月后,当所有弟子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岗位,当流水线的运转变得顺畅起来时,惊人的变化开始显现!

    首先是稳定性。

    由于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人为的随意性和失误率急剧下降。原本十炉丹药可能成功三四炉就不错了,现在,流水线上的成丹率稳定在了八成以上!废丹率从以前的三四成,降到了不足一成!

    其次是效率。

    一位资深丹师,精心准备一炉“聚气丹”,从处理材料到开炉取丹,至少需要两个时辰。而在流水线上,材料预处理中心源源不断地供应标准材料,控火阵盘稳定运行,凝丹组无缝衔接……平均每半个时辰,就有一炉品质稳定的“聚气丹”从流水线末端产出!

    效率提升了整整四倍!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效率并非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由于火候精准、材料标准、手法统一,炼制出的“聚气丹”不仅药效丝毫不逊于资深丹师的手工制品,而且品质极其稳定,每一颗都几乎一模一样,杂质含量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丹房仓库里积压的原材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瓶瓶贴着“青云丹房-林枫监制”标签、品质如一的新鲜丹药。

    那些曾经抵触最激烈的资深弟子,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景象,看着那源源不断产出的、品质无可挑剔的丹药,全都沉默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手艺,在冰冷的效率和稳定的品质面前,似乎失去了大部分光彩。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隐约的恐惧感笼罩了他们——难道,自己苦修多年的技艺,真的要被这“铁疙瘩”和“死流程”取代了吗?

    赵长老抚摸着一条刚下线的、还带着余温的“聚气丹”,手微微颤抖。他感受着其中精纯而稳定的药力,再看看那恐怖的生产速度,心中百感交集。震惊、欣喜、茫然,还有一丝作为传统丹师的悲凉。

    他抬头看向身边负手而立、面带微笑的林枫,声音干涩地问道:

    “大师兄……这,这便是‘科学’的力量吗?”

    林枫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毋庸置疑的力量:

    “没错,长老。这便是将复杂过程分解、标准化、流程化后带来的必然结果。它不依赖于某个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建立在严谨的逻辑和可复制的规范之上。”

    他顿了顿,看向那些神色复杂的丹房弟子,声音传遍整个改造后的丹房:

    “诸位的个人技艺和丹道理解,并非无用武之地。未来,你们可以将精力从重复的低阶丹药炼制中解放出来,去钻研更复杂的丹方,去挑战更高阶的丹药,去优化和完善这条流水线本身!这才是你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番话,既肯定了变革的成果,又给迷茫的弟子们指明了新的方向。

    丹房内,鸦雀无声。只有控火阵盘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丹药落入玉瓶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在奏响一曲属于新时代的、高效而冷酷的乐章。

    炼丹效率的暴增,已成定局。丹房的命运,乃至青云宗丹药领域的格局,都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炼丹效率的暴增,带来了堆积如山的优质丹药,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将这些丹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并让丹房乃至宗门真正从这场变革中获益。

    这一次,不用赵长老再上门,林枫便主动带着一份早已拟好的玉简契约,来到了焕然一新的丹房。

    赵长老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大师兄”,心情复杂无比。既有对流水线带来的惊人效率的叹服,也有对自身权威被挑战、丹道传统被颠覆的隐忧,更有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林大师兄,丹药是炼出来了,可这销路……”赵长老搓着手,有些担忧。虽然丹药品质极佳,但市场已经被林枫平台的低价丹药和贡献点系统分流大半,他担心仓廪实而不知如何变现。

    林枫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玉简推到赵长老面前:“赵长老不必忧心,销路问题,包在我身上。今日前来,正是要与丹房敲定合作细节,签署这份 《青云丹房与林枫平台深度合**议》。”

    赵长老神识沉入玉简,仔细阅读起来。条款清晰,权责分明:

    核心内容:技术入股与利润分成

    技术授权与指导:林枫向青云丹房永久性授权“标准化炼丹流水线”全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工序设计、控火阵盘图纸、标准化手印等),并负责后续的技术升级指导。

    生产与品牌:丹房负责依据林枫提供的技术标准和品控要求,生产所有“林枫牌”丹药。成品丹药使用 联合标识——“青云宗丹房荣誉出品”与“林枫大师兄技术监制”并列。

    利润分成:所有通过林枫平台及关联渠道销售的“林枫牌”丹药,所得净利润(扣除原材料、人工、能耗等成本后),按照 林枫占三成,丹房占七成 的比例进行分配。

    独立经营权:丹房仍保留独立炼制和销售非“林枫牌”传统丹药的权利,但需遵守平台统一的定价和品质监管。

    看到“林枫占三成”时,赵长老眼皮跳了跳。三成利润,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当他看到林枫承诺负责“全部销路”以及那恐怖的生产效率可能带来的总利润时,这丝肉痛又被对未来的巨大憧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