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阵法堂的算法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阵法堂的算法革命 (第2/3页)

主干和分支。

    “同时,对于关键路径,”林枫继续道,“我们可以运用 ‘动态规划’ 的思路,预计算并存储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优次级路径,一旦主路径受损,阵法能自动、快速地切换到备用路径,提升容错率和韧性。”

    整个优化过程,林枫没有依赖任何玄妙的“阵感”或经验,完全是基于对网络结构的分析和一系列清晰的、可重复的计算步骤。

    片刻之后,沙盘上的“九宫迷魂阵”已经焕然一新。节点数量未变,但连接线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简洁、高效。

    林枫启动模拟运行。

    优化前的原版阵法,灵光缓缓亮起,如同老牛拉车,数息之后才完全激活,运行时光芒闪烁,明显有灵力波动不均、局部过载的现象。

    而优化后的新阵法,灵光几乎是瞬间点亮!启动速度提升了一倍有余!运行时光芒稳定均匀,如同呼吸般流畅自然,再无之前的滞涩感。模拟数据显示,在维持相同困敌强度下,新阵法的灵力消耗比原版降低了四成!

    刘长老死死盯着沙盘上那稳定运行、效能惊人的新阵图,嘴巴微微张开,整个人如同被定身法定住一般。

    他数百年的阵法修为、积累的无数经验,在这一刻,被这冰冷、精确、却又充满力量的“算法优化”彻底颠覆了。这无关天赋,无关感悟。这是规则的力量。是计算的胜利。

    沙盘之上,新旧两版“九宫迷魂阵”的模拟运行数据,如同最严厉的考官,给出了冰冷而无可辩驳的评判。

    林枫指着旁边灵光幕布上实时显示的各项参数,开始了他的“性能分析报告”:

    “刘长老,请看这里。”他的手指点在“启动时间”一栏,“优化前:三点七息。优化后:一点五息。启动速度提升 百分之一百四十七。”

    他的手指移动到“灵力消耗(标准单位/时辰)”一栏,“优化前:一百五十单位。优化后:九十单位。能耗降低 百分之四十。”

    最后,他指向“核心功能强度(惑心指数)”一栏,“优化前:八十五。优化后:八十二。功能强度仅下降 百分之三点五,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甚至可以通过微调关键节点进行补偿。”

    林枫放下手,看向依旧处于震撼中的刘长老,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刘长老,在商业和工程领域,我们通常用一个核心指标来衡量一项技术或产品的优劣——‘性价比’,或者更专业一点,叫 ‘投入产出比’。”

    他顿了顿,刻意放慢了语速,让每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刘长老的心上:

    “而现在,对于阵法,我想引入一个全新的概念——‘威力与能耗比’,简称 ‘威耗比’。”

    “它衡量的是,在单位灵力消耗下,阵法所能提供的实际威力或效果强度。”

    林枫指着新旧阵法的数据,总结道:

    “显而易见,经过算法优化后的新阵法,其‘威耗比’远远超过了传统版本。这意味着,用更少的灵力,我们能实现几乎相同的战术目标!或者,在消耗相同灵力的情况下,我们能布置出威力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阵法!”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刘长老:“长老,您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刘长老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他干瘦的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宗门大比、在外出历练、在守护山门时,他的弟子们可以更快地布下有效的阵法,占据先机!

    意味着在灵力匮乏的秘境、在持久的守御战中,他的阵法可以支撑更久,消耗更少的灵石储备!

    意味着同样一笔布阵预算,现在可以覆盖更多的区域,或者布置出更强大的阵法!

    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这是战略层面的竞争优势!

    以往,阵法堂评价一个阵法,多是从其“玄妙程度”、“威力大小”、“结构精巧”来考量,何曾如此赤裸裸地、量化地去计算过它每消耗一单位灵力能换来多少威力?

    林枫提出的这个“威耗比”,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笼罩在阵法之上的那层“玄学”面纱,直指其作为“工具”和“武器”最核心、最实用的价值!

    “威……威耗比……”刘长老喃喃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浑浊的双眼却越来越亮,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林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迫切:

    “大师兄!这‘威耗比’……这算法优化……可能应用于其他阵法?比如‘两仪微尘阵’?比如‘北斗七星剑阵’?”

    林枫微微一笑,知道刘长老已经彻底上钩了。

    “当然可以。”他肯定地回答,“算法是通用的思想工具。不同的阵法,只是不同的‘网络模型’和‘优化目标’。只要我们能将其准确建模,就能找到提升其‘威耗比’的优化路径。”

    他拍了拍沙盘,语气充满了诱惑:“长老,想想看,当阵法堂出品的每一个阵法,都比其他宗门的同类型阵法启动更快、耗能更少、效果更强时,我们青云宗阵法堂的名声,将会达到何等高度?这将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啊!”

    刘长老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幅场景,激动得胡须都在抖动,他紧紧抓住林枫的胳膊:

    “大师兄!教老夫!请您一定要将这算法优化之道,倾囊相授!阵法堂上下,必唯大师兄马首是瞻!”

    林枫看着眼前这位彻底被“科学”折服的长老,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阵法堂这片新的“试验田”,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播种、施肥,等待收获的季节了。而“威耗比”这个概念,必将随着阵法堂的革新,响彻整个青云宗,乃至更广阔的修仙界。

    眼见刘长老的态度从最初的试探请教,转变为如今的彻底信服与热切渴求,林枫知道,火候已到。是时候将那些分散的、应用于具体实例的优化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方**了。

    他没有藏私,转身从洞府内嵌的玉架上,取下一枚早已准备多时、灵光氤氲的玉简。这玉简与他之前给出的任何玉简都不同,其表面流转的符文更加复杂、有序,隐隐构成一个不断演算、推演的立体几何图形。

    “刘长老,”林枫将玉简郑重地递到刘长老手中,神色肃然,“此乃我近日整理编撰的 《林枫算法(阵法优化实战篇)》 。它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秘典,而是一套将复杂阵法问题,拆解为可计算、可优化步骤的工具集与方**。”

    刘长老双手微颤地接过玉简,如同捧着什么绝世瑰宝。他神识迫不及待地沉入其中。

    玉简之内,并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如同林枫方才演示那般,充满了清晰的逻辑推演、结构化的定义和大量的图例分析。

    开篇明义:“夫阵法者,天地规则之显化,亦为灵络节点之联结。优化之道,在于明晰其‘图’,计算其‘径’,权衡其‘耗’,此算法之所由生也。”

    紧接着,便是核心概念的阐述:

    “数据结构”:将阵法中的节点、灵络、灵力属性、功能模块等,定义为不同的“数据单元”,并阐明其相互关系。

    “贪心选择”:于每一步抉择中,皆取当前看来最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