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回(上) 踩霾踏虹听此蜀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六回(上) 踩霾踏虹听此蜀音 (第3/3页)

襟,荷灵低头看那棵小树,竟是竹灵儿,伸手要打,那竹灵“哈”地笑一声,向前飞走了。

    二灵玩耍一阵,见一处寺院,便落下来。这寺院门前平阔,长了几棵高大的杉树,山门不甚宏伟,红墙也已斑驳,似是香火不旺。进入山门,院子倒也小巧,两侧是檐廊,一个青衣老尼正坐在檐下剥豆,见有人进来,并不抬头招呼。

    这里寂寞和静,竹荷倒不忍出声了。正往前方打量,只听“”的一声,一枚豆子脱手落在盆里。二灵心中一惊,那老尼依然剥豆,面无表情。二灵轻轻往前去,只见厢房里走出一个小尼姑,端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快步登上台阶,二灵也跟了去。台阶上面的厅廊里有一尊佛,小尼姑把米饭放在供台上,燃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竹灵问:“小师傅,这是做什么?”小尼姑道:“这是供佛。吃饭要先供佛的。”说着“当当当当”敲了一阵磬。二灵见廊下挂着一张木牌,上面写着“住宿30元”,就商议在此歇一晚,遂问小尼姑。

    小尼姑道:“房间有。二位施主吃饭吗?饭后再领你们去房间。”二灵说好,跟了小尼姑去一小客厅,很快就有妮姑端上来一盆米饭,一碟盐水青豆,一盘野菜,摆上碗筷,尝一尝,倒也清香可口。饭后安排好房间,二灵信步出了门,四周打量。这寺庙坐落在峰下的山岙里,翠色簇拥,风和气佳。此时暮色四合,一谷寂然,高枝上偶尔有风划过的声音。轻步静赏,融溶良久。只听山门“咯吱”推开,小尼姑出来道:“二位施主,要关山门了,请回房歇息。”二灵方回寺里去。

    二灵见这里景色好,且少香客打扰,就住了两天,四处游玩。这一日清晨,钟声悠悠,二灵出了寺门。因想,只在上空观看,自是风光无限;但要得清景佳处,还须在谷壑间寻觅,遂沿着小路往山间走。

    太阳尚在山外,但银光已自上空垂下。望望前面的山谷,有半谷烟霭,群山环绕,宛若一只青碗。风不至,露不扰,霞光未侵。那烟霭银辉和秀,柔润蕴藉。看不见深渊,有些圆浑;遮不住泉声,有些虚灵。迎面不觉,自是纤洁;入息沁凉,却因清泠。淳淳一色,韶意古朴:那神韵犹如佳文之气,不可言述。

    竹灵叹道:“怪道这里的竹子有些霜绒,像童儿的面颊,原来是沾染了这些烟霭。”

    荷灵道:“我看这些烟霭,竟像昨夜下凡的半谷月光,因贪恋这谷壑幽境,不肯回月宫了。”

    竹灵道:“依我看,这里的草木石泉,都吐出灵气,才汇成这些烟霭。”

    荷灵道:“让我说,这烟霭是星儿垂下的脉脉冷芒,云儿沉淀的绵绵思绪,也未可知。”

    二灵你一言,我一语,转至上坡的台阶,路上游客渐渐多起来。看前边一人身影熟悉,走进一瞧,原来是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