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开源节流,另辟蹊径 (第3/3页)
。
沈墨代表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士大夫,也不同于唯利是图奸商的新兴力量。
有见识、有抱负、懂得利用规则并试图改善规则的实力派商人。
这股力量,若能引导得当,将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助力。
然而,秦牧的目光并未局限于商业合作的成功。
他深知,要想真正推动时局,必须将黑山村的实践经验,提炼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上升到能够影响国家政策的高度。
他再次提笔,给北境的李崇信写了一封长信。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提出具体建议,而是系统性地阐述了他的“星火燎原策”。
在信中,他首先详细汇报了黑山村一年多来的变化:
从修路开渠的基础建设,到成立货行发展商贸。
再到开学堂启民智,以及成功抗击时疫、并与沈家建立合作打开更广阔市场的经过。
他用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事例,勾勒出一幅偏远山村脱贫致富、焕发生机的画卷。
然后,他总结道:“……此非黑山一村之幸,实乃可鉴之路径也。
臣观天下州县,类黑山村者众。其困不在天,不在民,而在‘路不通、货不出、智不开、官不理’。
若各地能因地制宜,修路以通血脉,兴商以活经济,办学以启民智,再佐以公正廉明之吏治,则百姓富足可期,地方安定可保,国库充盈可待!”
他将黑山模式的核心归纳为“基建先行、商贸驱动、教育为本、良治保障”。
接着,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李帅坐镇北境,统辖军政民政,或可择一二条件相当之军屯或边镇。试行此策。
譬如,于屯田之外,鼓励军户余粮或手工制品集中交易,设‘屯市’;
于边镇,扶持本地特色物产外销,吸引商旅;
同时,于军中及民间,推广简易识字与算学,提升士卒与边民之能……
此举若能成功,则北境不仅为军事屏障,更为富裕安定之乐土,可从根本上杜绝狄戎觊觎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