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时代的弄潮儿 (第2/3页)
他积攒了车费。
翻了五座大山,坐了两天的汽车,转了三天的火车,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才来到了南方这座奇迹之城。
因为没有太多的文化。
他先后给别人洗过盘子,扛过水泥,当过刷墙工人,摆过摊,开过服装店。
被人骗过,也被人打过。
一路摸爬滚打。
直到30岁,这才赚到了人生当中的10万元。
后来他拿着这10万块,开了一家小型的电子代工厂。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只有5个人。
但现在已经做到了千人规模。
陈宁静静的听着。
没有打扰。
他知道。
这位少年就是王洪诚。
莲花山之巅,游客无数。
虽然很多的游客并不是第一次前来这里。
但每一次来到这。
一众游客都向那一个巨大的铜像鞠躬。
陈宁学的是经济学。
此时,更不用说。
朝着铜像深深的鞠躬。
……
与王洪诚分开。
陈宁回到住处,然后翻开了笔记本。
他突然记得。
笔记本里说到的那句有关妖股的话,其中关键字,并不是股改,而是改革。
果然。
翻开之后。
这个词并不是股改,而是改革。
股改与改革。
虽然都有改,但改革显然比之股改更为宏大。
可以说。
深城乃至A股,与莲花山公园有着巨大的关系。
只是说到改革,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陈宁在网上查找着资料。
天涯网。
陈宁很喜欢到天涯网来查找资料,以及阅读最近当下最为热闹的话题。
只可惜。
陈宁要查的资料没有查到。
无聊翻了翻贴子。
这时。
天涯网经济论坛里面,有一则贴子,让陈宁无比的关注。
这则贴子说的是国内的经济问题。
楼主显然也是专业人士。
他引用了各类数据,痛骂国内产业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并且他还拿出施震荣先生提出来的【微笑曲线】理论。
这个理论与财经名家郎咸平提出来的制造业6+1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的6+1,指的是供应链中的7个环节。
其中6个是有更高赋加值的产业。
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
1则是最没有赋加值,最为低端,也是利润空间最小的一块。
这一块叫做组装制造。
这位楼主大致的意思,说的是国外拿走的都是高价值的东西。
而国内只能处理这一些低端没有科技含量,而且也没利润的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