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王重八二下郓城 (第2/3页)
有家难回。
吕方、曹正、郭盛等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兄弟,你年前说开春将再度前往郓城,我已备好礼物,你动身时可别忘了。”
花荣拉着王禹的手,对于这个兄弟,他真是无可挑剔。
越看越是满意,越看越是欣慰。
“或许三两日便要动身,哥哥需要小弟做些什么?”
“一来,感谢李家庄的李员外,那些特产便有劳贤弟带去了;二来,我有封书信望兄弟带去给公明哥哥,还有这些见面礼,我已经备好。”
对于花荣与宋江之间的感情,王禹不置可否。
更不会在背后说人坏话。
那宋江如今已成气候,名声在外,有“山东及时雨、河北呼保义、孝义黑三郎”之称,岂是三言两语就能坏他名声的。
杀他倒是简单,悄无声息地杀他,那是难如登天了。
可只要有机会,王禹挖起墙角来,也绝不会手软。
“哥哥,小弟有件事要麻烦。”
“哦,贤弟但说无妨。”
“我刚结交的这位史大郎,在少华山和草寇结交,被人举报,朝廷要拿他。他又不愿落草,便去寻师父王进,后来寻不着,流落在了江湖中,被我遇见。我看他枪棒一流,便想助他一助,顺便也好求教武艺。哥哥可能遮掩一番?”
“这个简单,我在寨子里给他弄个身份便是,只莫要在官府面前漏了马脚就行。对了!你说他师父是王进?那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正是!”
“呀!这位王教头可不简单。”
“我那兄弟也不简单,一手的好枪棒,为人也忠义。”
“是条好汉!”
为史进弄个干净的身份,自不必去提。
抽空苦肝枪棒镗箭,也无甚可多说。
…………
政和四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开始在山东大地上复苏。
放眼望去,路边的公狗趴在母狗身上,发出了酣畅的声音。
王禹、李忠、史进三个挑着担,一路向西。
这春日,生机勃勃。
村边的桃花林已经含苞待放了,星星点点的红色花蕾布满了灰黑色的枝干,枝干被春雨洗濯之后,带着花苞有一种铁枝梅花的苍劲。
而路边的田地里,自然到处都是佝偻着脊背的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麻木的就像耕地的工具,只剩下空壳没有一点精气神。
王禹知道,这些田地并不属于他们。
正是那诗中所写: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土地兼并,苛捐杂税,这大宋末年造反的基础是有了。’
上次是冬天出行,大地上荒芜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