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寒江盟 (第2/3页)
本等差异,统一厘定货运的基准费用与跨境过路抽分标准,旨在消除混乱,建立秩序。
为保障成员利益,寒江盟有严格的区域保护:本地商户的货物必须交由本地船帮承运;严禁外地船帮越界抢揽生意。这一铁律,有效遏制了各地船帮为争夺货源而竞相压价,甚至大打出手的恶性竞争,维护了水运市场的相对稳定。
然而对未加盟地区,寒江盟则视若“外道”,这些地区的货船若想借道寒江盟控制的水域,常被苛以数倍的高额过路费,更甚者,常有来历不明的水贼神出鬼没,专挑“外道”商船下手劫掠,令商户损失惨重,苦不堪言。此等情势之下,当地船帮为求生存,最终只得被迫归附寒江盟。
寒江盟深知武力为立足之本,故广纳天下武林豪杰,组建精锐的护卫船队。商户若用自家船只运货,便可花费重金雇佣寒江盟的护卫船随行押运,凭借其强悍武力保商船平安。
经年累月的发展与扩张,寒江盟早已形成一套森严完备,运行高效的帮规体系与运作法则,其势力范围如蛛网般覆盖天下水道,网罗高手日益增多,声威日隆。时至今日,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同盟,更成为了雄踞水路,威震江湖的第一大帮派,影响力渗透至水运、商贸乃至地方秩序的方方面面。
如此庞然大物,其内部权力的交织,自然暗流汹涌,从未停歇。
寒江盟盟主之位向来由各船帮共推,数十年前,因明家“天光锦”独得朝廷青睐,江南织造声名鹊起。一时间南北商贾订单纷至沓来,漕运需求激增,江南船帮借势崛起,一跃成为盟内势力最盛的船帮。作为江南船帮的舵主,苏沉麟顺理成章地被推举为寒江盟的新一任盟主。
苏沉麟执掌寒江盟后,其势力空前扩张,不仅中原地区的水路尽在掌握,更将势力延伸到东南云贵地区及西北边塞,加之朝廷对其明里暗里的扶持,苏沉麟的盟主之位固若金汤。
直至大隋王朝轰然倾覆。
大雍铁骑以迅雷之势席卷江南,前朝藩王们尚未来得及集结力量,便被一一击破。
风云突变之际,寒江盟内部也骤然生变,盟主苏沉麟与妻子竟遭暗杀,横死非命!寒江盟顿时群龙无首,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恰逢江南局势动荡,人心惶惶,各地船帮舵主见权力真空,纷纷蠢蠢欲动,为争夺盟主之位内讧四起,曾经雄踞水路的庞然大物,一时间竟显露出分崩离析之势。
最终朝廷出面强力干预,才勉强稳住这岌岌可危的局面,在朝廷的授意与支持下,苏沉麟的结拜兄弟柳千帆被推举出来,接任了寒江盟盟主之位,暂时平息了这场内乱的风波。
然而经此一劫,寒江盟已是元气大伤,苏沉麟的儿子也在混乱中不知所踪,下落成谜。更致命的是,许多地方船帮借此机会开始脱离寒江盟的掌控,谋求自立,曾经如日中天的寒江盟,其势力范围与影响力已被大幅削弱,雄风不再。
林无涯此行前来,已为寒江盟备下了一份“厚礼”,但在“送礼”之前,他决定先在广陵城内盘桓几日,探探虚实。
墨九将马车停在一家酒楼门前,三人先后下车,步入其中。
广陵城与姑苏城截然不同,这里少了喧嚣繁华,街巷间挤满行色匆匆的货商与码头工人,酒楼里的食客也大多沉默寡言,匆匆吃几口饭菜便起身离去。这座庞大的水运枢纽仿佛一架永不停歇的机器,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无暇他顾。
林无涯选了二楼临窗的位置,点了几碟小菜一壶酒,三人落座后便旁若无人地攀谈起来,与周遭食客的匆忙形成了鲜明对比。
“九叔,”林无涯为墨九斟了一杯酒,低声问道,“此行您觉得有几分把握?”
墨九缓缓摇头,沉默不语,不知他是心中无底,还是不愿妄言。
一旁的明砚舟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无涯兄!在姑苏城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信誓旦旦说此行必能谈妥,怎么到了这里反倒没了把握?君子重信,怎能如此荒唐?”
林无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砚舟兄,世事难料,话不可尽信,就像我当初轻信了你伯父的话,结果被当作马前卒,差点在那间破屋子里送了性命。再比如你,明明自小习武,却偏偏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