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年轻一代 第四十三章年轻一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卷年轻一代 第四十三章年轻一代 (第2/3页)

无能为力。”

    王得邦难得没有插科打诨,只是用力搓着脸:“妈的……每年这天都跟心里头灌了凉水一样。早知道当年还不如跟Ur拼了的时候光荣了呢,省得现在这么憋屈。”

    格蕾塔握住卢德的手,低声道:“活着,才有看到变化的可能。哪怕……只是看着它变得更坏。”她的目光投向窗外街道上那些行色匆匆、面容麻木的年轻身影,“至少,我们还记得他们为什么牺牲。”

    与他们这些“老古董”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界日益不堪的现实。

    年近八十的什杜姆,在利维坦提供的生物技术维持下,虽然避免了自然的衰老,但权力的腐蚀和无限的放纵,让他变得愈发昏庸无道、荒淫无度。他的宫廷成了奢靡和腐败的代名词,政令朝令夕改,全凭个人喜好。为了维持他那穷奢极欲的生活和越来越庞大的特权阶级,王国的赋税日益沉重,底层民众的生活愈发困顿。

    更令人绝望的是,那位在“万众期待”中出生的王子,在宫廷扭曲的环境和极度溺爱下长大,完美地继承甚至发扬了他父亲的暴虐和跋扈。年仅十二岁,关于他虐待仆人、以折磨小动物为乐、甚至草菅人命的宫廷丑闻就已悄悄流传开来,让稍有见识的人对王国的未来更加不抱希望。

    面对日益压抑的环境,一些年轻的民众,尤其是那些对旧时代仅有模糊记忆、又对当下极度不满的年轻人,开始想尽办法,铤而走险,试图外逃至利维坦统治的AI区,去当那个他们父辈曾经不屑的“安民”。

    “至少那里吃得饱,穿得暖,不用整天担心被‘骑士团’抓走或者被莫名其妙的税赋逼死!”——这是许多逃亡者最简单也最无奈的心声。

    对此,黑暗王国官方自然是明令禁止,宣称这是“背叛王国”“自甘堕落”。但讽刺的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统治阶层似乎并不真正在乎。他们并不在乎因人口流失导致的税收减少,反正王国政府可以把这些减少的税收算在留居者的头上,当作是一种集体惩罚,让那些不愿走或没办法走的人自发抵制逃往行为。甚至暗地里,某些官员还将此视为一种“减压阀”,默许甚至暗中操作人口贩卖,将这些“不稳定因素”输出到利维坦那边,还能换回一些稀缺资源或技术好处。人性的堕落,在此刻显得如此赤裸和荒谬。

    卢德等人的孩子们,龙凤胎阿瑞斯和雅典娜——格蕾塔执意要用象征斗争与智慧的名字,王得邦和马林切的儿子王小石,以及磐石和鹤竹收养的几个战争孤儿,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他们从父母零星的、谨慎的回忆中,从街头巷尾压抑的抱怨中,从那些偷偷流传的、关于过去自由时代的碎片化信息中,拼凑出了一个与官方宣传截然不同的世界图景。他们亲身感受到的,是人类利维坦的贪婪、腐败和压迫,这种切肤之痛,远比那个遥远的、抽象的AI利维坦更为具体和可憎。

    一种新的反抗意识,在这一代年轻人心中悄然滋生。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执着于“消灭利维坦”的宏大目标,也不再完全认同“安于现状”的麻木。他们的目标更直接,更迫切:推翻眼前的暴政,打破黑暗王国的牢笼。

    于是,在2138年的某个平凡日子,一个主要由20岁到30岁年轻人组成的秘密团体悄然成立。他们深知“卢德阵线”的历史及象征意义,向往那种在绝境中也不肯放弃抵抗的精神。为了表示对这种精神的传承,但又想避免重蹈覆辙,他们为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新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