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蛛丝马迹 雷霆反击 (第2/3页)
沈青澜立刻凑近窗缝,低声道:“仙踪何处?”
“娘娘让问:可有线索?”
沈青澜心中一定,迅速将关于粗使小内侍和苏绣香囊的推测,用最简练的语言说出:“疑是生面孔粗使内侍,前日借口清扫入室。香囊乃宫外苏绣,赝品需特制。”
窗外沉默一瞬,随即道:“知晓。安心等待。”
话音落下,窗外再无声息。
沈青澜靠着墙壁,缓缓舒了一口气。贤妃娘娘的能量,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大。这条线,果然通了。
翌日清晨 · 朝堂风波
金銮殿上,永和帝面色沉郁地听着朝臣奏报。近日边关不稳,国库吃紧,诸事烦心。
就在这时,都察院一名御史出列,朗声道:“陛下,臣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刘保,纵容下属,滥用职权,诬陷宫人,扰乱宫闱!昨日其干儿子李德海,仅凭一来历不明之赝品香囊,便欲将织造处一名无辜宫女打入慎刑司,若非景阳宫容姑姑及时指出疑点,险些酿成冤案!司礼监如此行事,岂非视宫规法度为无物?请陛下明察!”
此奏本一出,满殿皆惊!弹劾内宦,尤其是刘保这等皇帝近侍,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少寒门官员暗自叫好,他们早对刘保及其党羽不满。而以太原王氏为首的世家官员则眼观鼻鼻观心,保持沉默,乐得看戏。清河崔氏的官员更是面无表情,仿佛事不关己。
龙椅上,永和帝的眉头深深皱起。他看向跪伏在地的刘保,声音听不出喜怒:“刘保,可有此事?”
刘保心中叫苦不迭,他确实授意李德海借搜查之名行些方便,却没想到事情没办成,反而被都察院抓住了把柄。他连忙磕头:“陛下明鉴!奴才……奴才只是听闻贡品遗失,心中焦急,督促下面人严查,绝无纵容诬陷之意啊!李德海办事不力,奴才定当严惩!”他毫不犹豫地将干儿子推了出去顶罪。
永和帝冷哼一声,他岂会不知这些奴才之间的勾当?但司礼监是他平衡朝局、掌控宫廷的爪牙,不能轻易动摇。
“既如此,李德海革去随堂太监之职,杖责三十,贬入浣衣局。刘保御下不严,罚俸半年。至于那名宫女……”永和帝顿了顿,“既无确凿证据,便开释了吧。日后查案,需得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不可再如此鲁莽!”
“陛下圣明!”众臣躬身。
这场朝堂风波,看似以司礼监受挫、宫女沈青澜被释告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仅仅是水面上的涟漪,真正的暗流,并未平息。萧景玄的反击,快、准、狠,虽然未能扳倒刘保,却成功敲山震虎,暂时保住了沈青澜,也向所有人展示了靖王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织造处 · 柳暗花明
杂役房的门被打开,阳光刺入,沈青澜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前来宣旨释放她的,竟是容姑姑。
“沈姑娘,受委屈了。”容姑姑语气平和,屏退了左右,低声道,“娘娘让奴婢告知,你提供的线索很有用。那个粗使小内侍,今早被人发现失足溺毙在御花园的荷花池了。”
沈青澜心中一寒!灭口!对方动作好快!
“至于苏绣香囊,”容姑姑继续道,“娘娘已派人去查,相信很快会有结果。姑娘日后在织造处,需更加小心。经此一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奴婢明白,多谢娘娘与姑姑救命之恩。”沈青澜深深一拜。她知道,若非贤妃出手,即便朝堂上萧景玄施压,她恐怕也难逃慎刑司的酷刑。
“不必多礼。”容姑姑扶起她,“娘娘说,你是个聪慧的孩子,望你好自为之。”
回到熟悉的住处,同屋的宫女们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与疏离。沈青澜并不在意,她仔细检查了自己的床铺和物品,确认再无任何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