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风起翰林 夜探深宫 (第2/3页)
房确实一时短缺,还请公公按程序,出具短缺文书,奴婢也好及时回禀张司制,向上请示,看看是否需紧急采买或从别处调拨。否则,届时节礼有缺,追究下来,你我恐怕都担待不起。”
那李公公没料到沈青澜如此强硬且滴水不漏,脸上笑容僵住。出具短缺文书,就等于白纸黑字记录下他的“失职”,他自然不肯。支吾半晌,才悻悻道:“咱家再去找找,兴许是记错了库房……”
最终,沈青澜还是顺利领到了所需的物料,但过程远比预想中曲折。她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德妃的势力盘根错节,在内府库、甚至司设监都有人手,后续的制作、分发环节,恐怕还会有更多刁难。
靖王府 · 翰林暗棋
与秦观的接触,比预想中顺利。顾昀安排了一次“偶遇”,在秦观下朝回府的路上,其马车“意外”损坏,靖王府的马车“恰好”经过,顺路送其一程。
车内,萧景玄并未直接提及科举案,而是与秦观聊起了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秦观起初有些拘谨,但见靖王谈吐不凡,见解独到,且态度谦和,渐渐放松下来。言谈间,不免流露出对如今朝中某些官员热衷钻营、学问空疏的不满,尤其对王崇焕把持翰林院某些事务,压制寒门学士的做法,颇多微词。
萧景玄顺势叹道:“孤王近日翻阅前朝笔记,见记载当年沈文渊公在翰林院时,常与下属探讨学问,提携后进,不禁神往。可惜,天不假年。”
提及沈文渊,秦观神色顿时一黯,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沈公……乃真学士也。其冤……唉!”他重重叹息一声,后面的话却咽了回去,但眼中的痛惜与不甘,却未逃过萧景玄的眼睛。
萧景玄知道火候已到,不再多言,只是下车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秦学士乃翰林清流,学问人品,孤王素来敬佩。若日后有何难处,或觉有何不平之事,可来王府一叙。”
秦观浑身一震,深深看了萧景玄一眼,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殿下,看来秦观对沈公旧事,确有心结。”顾昀低声道。
“嗯,”萧景玄颔首,“这是个突破口。暂且不要主动找他,等他消化今日之事。眼下,我们需双管齐下。继续盯紧王崇焕和周勉在翰林院的动作,同时,宫内青澜那边,端阳节礼是个坎,让我们的人务必暗中护她周全,若有异动,及时通报。”
宫闱夜影 · 危机暗伏
端阳节前夜,各宫节礼已基本准备就绪,分类装箱,只待明日清晨分发。沈青澜带着两名可靠的女史,在做最后的清点核对。
司制司的库房内,灯火通明。沈青澜逐一打开装有香囊的锦盒检查,当她拿起准备呈送皇后那份、用料最为讲究的香囊时,指尖忽然感到一丝极细微的粘腻。她心中一动,借着灯光仔细看去,只见香囊底部缝合处的金线上,似乎沾染了少许不易察觉的、近乎无色的胶状物!
她立刻用指甲小心刮取一点,凑近鼻尖轻嗅——有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奇异甜腥气!绝非制香囊应有的香料味道!
有人做了手脚!想在皇后的节礼上陷害她!
沈青澜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若非她心细如发,对物料特性极其熟悉,几乎难以发现这隐秘的陷阱!此物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