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章 悄然布局与合纵连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3章 悄然布局与合纵连横 (第2/3页)

据翔实、逻辑严谨的“研究报告”,对风行科技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深度质疑”。

    报告的核心论点是:风行科技过度依赖“风芯一号”单一产品,市场天花板明显;其引以为傲的“风信链”平台投入巨大但盈利模式模糊,短期内难以贡献可观利润;与QTech的合作虽然光鲜,但初期订单量小,利润率被压至极低,几乎是“赔本赚吆喝”;至于尚在概念阶段的“风眼”平台,更是被描绘成“画饼充饥”,需要持续“烧钱”且前景不明。

    这些报告巧妙地回避了风行科技的技术领先性和长期价值,紧紧抓住“盈利”、“现金流”、“商业模式”这些投资者最敏感的痛点,用大量看似客观的数据和图表,推导出风行科技“估值虚高”、“存在巨大泡沫风险”的结论。

    报告迅速被一些有影响力的财经自媒体转载和放大,开始在投资圈内小范围传播。虽然还未形成大规模的公众舆论,但已经足以引起部分现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的疑虑和恐慌。

    “林总,他们开始攻击我们的财务和商业模式了!”张伟拿着平板,脸色难看地走进办公室,“和您预料的一样,磐石资本最擅长这套!”

    林风接过平板,快速浏览着那些报告,嘴角反而勾起一丝冷意。“终于来了。比我想象的还要……标准套路。”

    他并不意外。对于一个技术领先、故事性强的公司,攻击其商业化和盈利能力,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做空或者打压估值的手段。

    “我们怎么办?要立刻发布财报或者澄清公告吗?”张伟问道。

    “不急。”林风摇摇头,“现在下场反驳,正中他们下怀,会把事情闹大,吸引更多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他们现在只是在特定的圈子里煽风点火,我们如果反应过度,反而帮他们扩大了影响。”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第一,让IR(投资者关系)部门,主动、有针对性地联系我们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和重要个人股东,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用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规划,解释我们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稳定军心。第二,准备一份面向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内部信,由我亲自执笔,阐述公司现状和未来信心,确保内部团结。第三,让市场部准备好我们QTech首批订单顺利交付、‘风眼’平台取得关键客户验证等正面素材,但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释放。”

    他的策略清晰而冷静:对外,精准沟通,避免舆论升级;对内,凝聚人心,保持稳定;同时积蓄正面弹药,伺机反击。

    “另外,”林风补充道,“让法务部盯着,如果这些报告中出现任何明显的虚假陈述或诽谤内容,固定证据,准备追究法律责任。”

    安排完这一切,林风走到窗边。天空不知何时又阴沉了下来,乌云堆积,仿佛酝酿着一场春雨,也像是映衬着此刻暗流汹涌的商战局势。

    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林风的心中,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他拥有领先的技术,拥有团结的团队,拥有信赖的伙伴,更拥有必须守护的家园。无论对手来自何方,手段如何翻新,他都绝不会退缩。

    那场针对风行科技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舆论风波,在林风精准而克制的应对下,并未如对手所愿那般掀起滔天巨浪。针对主要投资人的一对一沟通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内部信的发布也让全体员工更加凝聚。虽然在一些金融论坛上仍有些许杂音,但已无法形成气候。

    磐石资本这试探性的一击,似乎暂时收了回去。天都市的商界,表面恢复了一段难得的平静。

    然而,林风心里清楚,这平静之下潜流仍在。赵经纬和磐石资本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或者寻找一个更致命的突破口。

    但无论如何,生活总要继续,尤其是那些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刻。

    随着外界压力的暂时缓解,林风和苏婉清终于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他们延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