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倔强的起步 (第2/3页)
同学们说笑着涌向食堂享受餐食时,她却要迅速赶到食堂后台,套上一件明显过于宽大的、沾满油污的深色围裙,戴上袖套,投入另一场“战斗”。
她的任务是协助阿姨们收拾餐盘,将同学们吃完的碗筷、餐盘从桌子上收回,送到后厨的清洗间。这活儿看似简单,实则繁重。高峰期,食堂里人山人海,餐桌很快被堆满。她需要眼疾手快,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将那些沾满食物残渣、油渍斑斑的盘碗摞起来,搬到沉重的塑料筐里。剩菜汤水常常会溅到手上、围裙上,散发出酸馊的气味。沉重的筐子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搬动,一趟下来,手臂酸麻,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一些同学投来诧异或好奇的目光,偶尔能听到低低的议论:“咦?她不是我们系的吗?怎么在这儿干活?”“家里很困难吧……”这些目光和话语,像细小的针尖,刺在她敏感的自尊心上。起初,她会感到脸颊发烫,下意识地低下头,加快动作。但很快,她强迫自己忽略这些。她想起姜家坳更繁重的农活,想起母亲病榻前的操劳,想起自己挑灯夜读的夜晚……与那些相比,这点体力上的辛苦和面子上的难堪,又算得了什么?她需要这份收入,哪怕微薄,也能让她在买旧书、买必需品时,稍微喘一口气。
她不在乎油污弄脏了唯一的旧外套袖口,不在乎清洗时冰冷的水刺痛皮肤,只在乎每天工作结束后,食堂管理员递过来的那几张皱巴巴的、合计可能只有两三毛钱的零票。那几张票子,被她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和其他积攒的零钱放在一起。每一分钱,都意味着她向自食其力迈出了一小步,意味着她对姜家坳乡亲们的负担减轻了一分。
课余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上课、去图书馆抢占座位看书、抄写无法借出的资料、食堂打工……她的时间表精确到分钟,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高速旋转,几乎没有片刻停歇。晚上,当室友们可能在闲聊、听收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