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小王庄救援队 (第3/3页)
且我要是调离岗位,王兴华可真就大难临头了!”
叶老微微叹口气:“他们现在是临死前的反扑,我们必须避开锋芒保存实力,很多事情都没办法。
至于王兴华,他这次支援灾区做的很对,你把这事大肆宣传一下,算是对他最后的帮助。有了这个名声,荣家小娃想动他也会缩手缩脚。”
赵国梁脸色变幻不定:“要不然您老把他安排到部队?这家伙属于牛脾气,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很有可能针锋相对,到时候很难收场。”
“让他做,很多事情不闹出点影响,还真不好做。他现在政治上立得住脚,一个救援灾区的英雄,如果突然带头闹事,这个官司有的打,到时候看谁被动!”
赵国梁眼睛一亮:“这是个好的导火索,要不要我暗示他一下,让他……”
“不用,很多事要顺其自然,不能太过刻意,否则适得其反!”
“老领导,我明白,我相信王兴华同志不会是个受气包!”
“他老子是个英雄,儿子也绝不会是卵蛋!”叶老说完匆匆挂断电话。
赵国梁拿着电话心中充满疑云:英雄王政业?他到底死没死?
两天后,救援队伍安全到达救援现场的消息传了回来,让王兴华轻轻松口气。
与此同时,小王庄被县里评为先进队企,县委号召所有集体单位都向小王庄学习,还上了瓢城新闻头版,甚至省里都有记者过来采访“先进队企”小王庄。
王兴华没有出面接受采访,而是以村支书不在为由,让顾漫代表小王庄全程接待。
顾漫果然天生适合官场,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她先是条理清晰的讲述小王庄之前穷苦情况,突出小王庄生产队社员不畏艰辛想办法增产创收的决心,之后又以春秋笔法轻描淡写的陈述小王庄发家史。
记者对顾漫的讲述有些不知所云,她又采访了红星公社其他群众,得出的结论就是顾漫做了很多服务群众的好事,威望特别高。
记者来了灵感,在采访记录上着重描写了女知青带领生产队集体致富。
然后,省报就出版了一则新闻:女知青成长记,贫穷生产队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