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雾锁五万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雾锁五万里 (第2/3页)

    玄雾宗开山门的热闹喧嚣,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在层叠的山峦与终日不散的灵雾之中。对于绝大多数新入门的弟子而言,生活迅速被规整、枯燥却又充满希望的修炼日常所填满。寅时末,晨钟悠扬的声音便会穿透薄雾,回荡在外门弟子居住的各个山峰之间,唤醒了沉睡中的少年少女。

    宁寒,或者说木小白,混在数以千计的新晋外门弟子中,如同水滴汇入溪流,开始了他在玄雾宗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

    清晨的“讲义堂”坐落于外门主峰“迎仙峰”的半山腰,是一座可容纳数千人的巨型青石殿堂。殿内并无过多装饰,只有无数个散布的青色蒲团,以及最前方一座高出地面数尺的白玉讲坛。当第一缕天光透过高窗洒入时,殿内已是座无虚席。

    负责讲解基础功法的,是一位面容古板、声音洪亮的外门执事,姓严。他每日准时出现在讲坛上,身形笔挺如松,目光扫过台下鸦雀无声的弟子们,开始逐字逐句讲解玄雾宗的根本奠基功法——《玄雾凝气诀》。

    “天地有灵,化而为气,氤氲如雾,纳之入体……”严执事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意守丹田,神聚灵台,引气循经,周而复始……”

    宁寒坐在人群中段,看似专注聆听,实则心思电转。这《玄雾凝气诀》乃是玄品低阶的筑基功法,中正平和,讲究循序渐进,与他前世在宁家所修的功法路数迥异,更强调与玄雾宗这独特地理环境的契合。他一面记忆功法要点,一面暗中与自身所学印证,发现其中对灵力精细操控的要求极高,倒是与他修炼敛息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围的弟子们反应各异。有天赋卓绝者,如那日测出地阶水灵根的锦衣少年赵乾,往往在严执事讲解一遍后便露出了然神色,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些刁钻问题,引得严执事偶尔也会投去赞许的一瞥。而更多资质普通的弟子,则眉头紧锁,努力消化着每一个字句,生怕漏过丝毫关键。

    “执事大人,”一个坐在前排,面容稚嫩的少年怯生生地举手,“这‘气走足厥阴,上行过三焦’,弟子总感觉灵力至此滞涩,难以贯通,是何缘故?”

    严执事目光扫过,淡淡道:“足厥阴肝经属木,你灵根为金,金克木,自然滞涩。需以意念引导,如流水绕石,不可强冲。下次提问前,先自省灵根属性与功法经脉之生克。”

    那少年脸色一白,讷讷称是,引来周遭几声低低的窃笑。

    宁寒默默听着,将这些细节记在心里。这些基础的五行生克、经脉运行之理,对他而言虽是老生常谈,但观察他人犯错与解惑的过程,也能让他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陌生宗门的修炼体系,并更好地伪装自己。

    下午,则是他自由活动的时间。他几乎雷打不动地前往位于主峰东侧的“万象藏书阁”。

    藏书阁是一座九层高的巍峨塔楼,飞檐斗拱,笼罩在淡淡的灵光之中。作为新晋外门弟子,宁寒的权限仅限于前三层。一层是杂记、地理、风物志;二层是炼器、阵法、符箓等百艺基础;三层则是丹药、医理及部分黄阶功法、术法。

    他首先泡在二层,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基础的阵法、炼器玉简。

    “《基础阵纹解析》、《炼器材料图谱》、《低阶符箓大全》……”他手指拂过一排排玉简,神识沉入其中,快速吸收着知识。这些内容在青林城宁家算是不传之秘,但在此地,却如同启蒙读物般公开陈列。

    偶尔,他也会遇到一些同样在此钻研的弟子。

    “咦?木师弟也对阵法感兴趣?”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响起。宁寒抬头,看到是那日同在讲义堂,曾向他请教过一个凝气小问题的圆脸弟子,名叫孙淼。

    “孙师兄,”宁寒微微点头,“只是随便看看,增长见闻。”

    孙淼凑过来,指着宁寒手中那枚《基础困阵详解》玉简,压低声音道:“这玩意儿可不好啃,我研究了半个月,连最基础的‘小迷踪阵’都布不全。据说内门有位师兄,靠一手出神入化的阵法,在同阶中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呢!”

    宁寒笑了笑,没有接话。他前世虽不精研阵法,但灵魂力量远超常人,理解这些基础原理并不困难。他更多是在寻找可能有助于隐藏自身、或是与那本神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