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核爆灭火方案! (第3/3页)
刘院士深吸一口气,看向林远询问道:“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了?”
林远点了点头:“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以分解为几个核心步骤。”
“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 精确钻孔定位。”
“我们需要在距离主喷口约一点五公里外的安全区域,以极其精确的角度和轨迹,向地下两千米深度通道的咽喉部位,钻凿一口 定向斜井。”
“这口井的终点,必须精确位于主通道侧下方约二十五至三十米处。”
“这个位置经过严格计算,要确保核爆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能最有效地挤压、熔合主通道。”
“同时又不能太近导致核装置过早被高温损毁,或者直接炸穿通道加剧喷发。”
“第二步,是 核装置的选择与封装。”
“我们需要一枚当量经过精密计算的 小型地下核装置。”
“当量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当量可能导致地质结构过度破坏,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这枚装置必须被特殊设计的耐高温、耐高压容器严密封装,确保它能通过钻井顺利输送到指定位置,并在抵达前保持稳定。”
“第三步,输送与就位。”
“利用高强度钻杆和特制输送工具,将封装好的核装置通过我们新钻的定向斜井,精准投送至预定爆点。”
“第四步,回填与密封。”
“装置就位后,我们需要立即将钻孔上部用特定配比的速凝水泥和惰性材料进行回填密封。”
“目的是在核爆发生时,尽可能将能量和放射性物质封闭在地下。”
“引导冲击波主要作用于目标岩层,并防止形成新的喷发通道。”
“最后,起爆与监测。”
“所有人员撤离至至少十公里外的绝对安全区,通过多重保密指令远程起爆。”
“同时,布设密集的地震、地质、放射性和大气监测网络,实时监控爆炸效果及后续影响。”
林远环视全场,总结道:“这就是完整的核弹灭火方案,其核心在于 精确 二字:精确的钻孔、精确的定位、精确的当量、精确的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