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2章暗流下的博弈 (第1/3页)
市委常务会议室的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买家峻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窗外的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条状光斑,落在深褐色的会议桌上,也落在他面前那份关于安置房项目复工的可行性报告上。距离他收到那封匿名威胁信,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个小时,但信纸上的油墨味似乎还残留在鼻尖,挥之不去。
---
#### **一、协调会:钢丝上的平衡术**
会议由买家峻主持,议题直指核心——安置房项目停工风波的解决方案。他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同志们,百户家庭的安居梦不能悬在半空,三十家下游供应商的生计不能断在半路。项目必须尽快复工,这是底线,也是责任。”
话音未落,市委秘书长解宝华便轻轻咳嗽了一声,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几分惯常的“稳重”:“王市长心系民生,我们理解。但维稳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个项目背后牵扯的资金链、利益链,错综复杂。如果贸然复工,再次出现资金断裂或者工程质量问题,这个责任,谁来担?市委担,还是您担?”
他说话时,眼神并未直视买家峻,而是投向了投影幕布。幕布上,正是那处停工工地的卫星云图。画面中央,那栋只建到一半的安置楼像一个巨大的伤口,横亘在城市的版图上,无声地诉说着危机。
买家峻神色不动,翻开面前的笔记本,纸页上是他昨夜走访工人宿舍时记下的只言片语:老周说,娃儿的学费是押了房子借的;小李说,媳妇因为这事天天跟他吵架……这些琐碎而真实的苦难,是他此刻最坚实的底气。
“解秘书长的顾虑不无道理。”买家峻的声音沉稳而清晰,“所以,我提议成立由市纪委、审计局、住建委三方组成的联合审计组,对项目资金进行全面审查。只有查清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让复工有章可循,责任分明。”
他话锋一转,目光精准地投向组织部长常军仁:“常部长,干部是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我想了解一下,项目前期负责干部的廉政档案,能否在现场调取关键信息?我们需要确保,接下来负责推进此事的,是干净的、靠得住的同志。”
常军仁的身体明显一僵。他一直刻意保持着低调,试图将自己融入会议室的背景色中。此刻被点名,他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去摸桌上的茶杯,指尖却在触碰到杯壁时微微颤抖。他迅速收回手,假装整理面前的文件,借此掩饰自己的慌乱。
“这个……”常军仁的声音有些干涩,“干部的廉政档案属于内部机密,按照规定……不过,”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决心,“核心岗位人员的公示信息和重大事项报告,我可以授权审计组查阅。”
买家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知道,对于常军仁这样的“墙头草”,能逼出这一步已是不易。
会议继续进行,审计处处长开始汇报前期摸底情况。当汇报到“解氏集团近三年通过‘慈善’名义对外捐赠资金达2.3亿元,其中67%流向了注册于开曼群岛的‘仁爱基金会’”时,解宝华突然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各位,抱歉打断一下。市政协那边临时有个紧急协调会,点名要求我参加。关于审计组的组建,我完全拥护王市长的决定,具体工作我让秘书全力配合。我先失陪了。”
他走得干脆利落,甚至没等买家峻表态。他身后的椅子因为起身过猛,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离去时带起的风,将会议桌中央那份关于复工方案的文件吹得哗哗作响,有一页甚至飘落在地。
买家峻弯腰捡起文件,轻轻抚平,眼神却愈发锐利。解宝华的“逃离”,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心虚的表现。
---
#### **二、云顶阁:暗流下的交易**
夜色如墨,细雨无声地洒落在沪杭新城的霓虹灯上,晕染出一片片迷离的光晕。买家峻的黑色轿车没有驶向市委家属院,而是拐进了云顶阁酒店的地下停车场。
他此行的目的,是花絮倩。这个游走于黑白两道、消息灵通的老板娘,是他撬开杨树鹏资金链条的关键支点。
电梯直达七楼。走廊尽头的“松鹤厅”包厢内,灯火通明,笑语喧哗。买家峻站在门外,便能听到解迎宾那特有的、带着几分江湖气的爽朗笑声。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推门而入。
包厢内,解迎宾正与一位气质儒雅的港商林先生举杯相谈,桌上山珍海味,杯盘狼藉。见到买家峻,解迎宾脸上的笑容有一瞬间的凝固,但很快便化为更加热情的惊喜:“哎呀!王市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他口中的“林先生”也立刻站起身,微微颔首致意,眼神却带着审视与戒备。在与买家峻擦肩而过,准备告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