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秋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章 秋收 (第2/3页)

10两银子吧,这是我在碧波潭好不容易钓到的灵鱼,养在池子里绝对好看着呢。”

    商贩一脸谄笑,宛如看到财神爷来了。

    “我买了,搬回宅子去。”

    徐胜掏出一锭银子丢出,也不还价。

    他身后两个护院立马上前抬起木盆,引得围观村民羡慕不已。

    钓一条鲤鱼就能赚到10两银子,这好事怎么没让自己碰到。

    同作为旁观者的孟旭也是不住咋舌,10两银子说花就花,不愧是大富人家的少爷。

    “辛辛苦苦种了二十几年地,到头来攒下的银子也就够别人买一条鱼。”

    从人群走出的孟旭叹了口气,无心再闲逛,离开集市回田里干活。

    虽然自己掌握玄镜洞天,如今无需再在意地里那点麦子,但作为一个佃农突然间对田地不上心,未免会显得十分可疑。

    孟旭不敢怠慢,照旧如往日那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

    时间一晃,秋收已至。

    秋收又称龙口夺粮,拼的是跟老天爷赛跑。

    村中的各处农田,到处都是壮年割麦,老幼捆扎,妇孺拾穗,全家总动员的场面。

    孟旭为此专门将孟天明从谢元贵那喊了回来帮忙。

    虽然这地里麦子的价值,在孟旭眼中已经变得索然无味,有如饭后牙慧。

    但为了保持贫穷佃农的人设,依旧需要演给外人看看,以免露出可疑之处。

    自家的田里,孟旭带着孟天明割下成熟的麦穗。

    他从陈家租了四亩良田,每亩大致能产1石5的麦子,四亩便是6石,算700来斤。

    扣除六四分成的田租,孟旭最后只能得到2石4,约280来斤。

    这点粮用来自给自足肯定是不够,也太过于奢侈。

    佃农一般会选择拿去将其兑换成份量更多,但口感劣等的糙米,以此来勉强糊口。

    又或者拿去与粮商售卖,目前九江县粮价为1两1每石,孟旭如果愿意出手的话,可卖出2两左右。

    看似田收还算不错,但剔除种子、堆肥、农具损耗、田赋,以及年初找陈家借贷耕种的这些成本,到头来就赚个1两出头。

    佣工一年都可得银三两,佃农四亩终岁所得却不及佣之半。

    这便是佃农的真实写照,不少坚持不下去的佃农早就已经签了卖身契,弃佃从佣。

    要是佃农那么容易攒钱买地,村中哪会只有几家富户。

    并非孟旭不想再多租几亩田地耕种,而是对于佃农而言,有生存红线之说。

    地租借的越多,不仅田赋随之增加,抗压风险也会越大。

    万一今年遭遇蝗灾、台风、疟疾、大旱等等,灾年减产,亦或是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