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世间多歧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4章 世间多歧路 (第2/3页)

文筛了一遍。

    这层层筛下来的论文中,自己世界有26%的论文是伪科学和在苏落看来明显错误的,试炼副本有30%。

    这部分剔除之后,苏落再次压榨小落,在梦境的实验区和计算区对剩余论文进行数据与实验过程追溯分析,反正除了过于微观的都能回溯模拟。

    苏落的世界有高达70% 的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篡改、捏造或选择性使用数据的行为。试炼副本的这一比例则为73%。

    这些造假行为,大量都是基于预设结论反向编造支持性数据与过程,猜结果编过程。

    许多在教科书上被奉为圭臬的经典实验、被尊为学科奠基人的著名学者,其原始研究数据好像不太对劲……

    而且这种数据造假现象越靠近现代越严重。

    其中,医学与材料学领域堪称重灾区。

    当然,没算社科,这玩意的论文苏落不看,数据没有参考意义。

    可给苏落气坏了,感觉浪费了时间。

    事实证明,在文明自然演进的道路上,谬误与歧路并非偶然,而是常态。

    现代科学方法虽强调严谨与可证伪,但其部分赖以建立的基石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关键节点,本身就可能建立在并不牢固,甚至是被粉饰过的沙土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穿越前很多人叫嚷着人类的科技树早已歪了。

    在这片掺杂了虚假的土壤上,固然也生长出了诸多璀璨的科技果实,但人类文明的后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消耗早期奠定的、相对稳固的科学根基所积累的红利。

    而中间层的许多理论支柱,正变得越来越泡沫化。长此以往,整个文明很可能在迈向更高阶段时,因基础不牢而遭遇重大挫折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当然,现在不用担心了,现在人类文明能否存续下去都是个问题。

    “玛币的,小落,将所有已识别出存在数据造假、谬误或根本性错误的文献,全部打上标记,丢到垃圾堆。图书馆知识体系只允许保留目前无法证伪且逻辑自洽的正确部分。”

    苏落气得爆粗口。

    “好的,你没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