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 最后的考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章 最后的考验 (第1/3页)

    孙国强撕下引言页扔给他后,不等江振邦回应,低头继续阅览。

    大概是刘学义此前肯定已经将报告的精华内容向他做了口头汇报,并验证过江振邦的成色。因此,孙国强没有就细节处频频发问,只是偶尔翻到某一页,针对某个标题抛出一个个宏观层面的问题。

    这也是因为书记和市长的不同职责,让两个人关注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

    市长刘学义更像一个总工程师,对报告中每一个零件的规格都要亲自过问。

    而孙国强则像一个总设计师,他只关心蓝图的整体构架是否合理,战略方向是否正确,以及最终能呈现出怎样的效果。

    “‘农+工+服’三产立体模型。以老兵果蔬为样本,用超市化、连锁化的零售终端促使上游农业产业升级,这个思路很有新意。但等这些超市开起来了,供销社和国营菜站怎么办?那可公家的摊子。”

    “乡镇收入低,至少在五年以内超市只会开在城市,不会下沉,所以供销社还是不会被取代的,而且这只是补充和竞争。供销社体系庞大,有它的渠道和历史作用,但机制僵化,服务意识差也是事实。超市的出现,就像在池塘里放进几条鲶鱼,能倒逼他们改革,提升服务质量。最终受益的,还是群众和市场本身。”

    “关于把泳装作为我市轻工业的突破口,甚至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盘子是不是太小了点?一年到头,全国、全世界又有多少人会买这东西?”

    “书记您说得对,单看泳装市场,确实不大。但小也有小的好处。正因为它小,那些服装业巨头才看不上,竞争压力就小,给了我们喘息和发展的空间,能够夹缝里求生存。

    兴宁的纺织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现在让我们去跟纺织业发达的城市拼衬衫、拼裤子,那是以卵击石。可泳装不一样,我们全市有一百零五个泳装点,二十二家泳装企业,有现成的技术工人群体,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我们要继续扬长避短。

    而且,扶持这个产业,投资小,见效快。更重要的是,它能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