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陈爱军:兄弟啊,拜托了! (第2/3页)
点,众人回到市政府,再次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总结会。
包括兴科,众人在今天一共看了四家国企,刘学义就这四家之外的国企,挨个进行了一下简要的汇报。
最后,方清源做了总结:“虽然来之前,我听到了这样、那样的声音,但是经过这一天的走访和调研,我得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兴宁市的国企改革工作,方向正确、措施有力、效果显著、群众满意!”
“哗~”
说完话,会议室内掌声雷动,孙国强和刘学义满面红光。
方清源笑道:“但你们也不要翘尾巴,刚才只是我的初步判断。接下来,省体改委和省国资局会留在兴宁详细调研,他们若发现了其他问题,那我可还是要批评的。”
……
视察工作的第一天,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散会后,江振邦本想打道回府,但高源却叫住了他,说省长让他也参加饭局。
江振邦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坐着孙国强和刘学义的车奔赴饭店。
地点设在海香居。
大概是因为白天的视察和座谈取得了圆满成功,晚宴的气氛比午饭时轻松许多。
而且这次饭局的上,除了孙国强和刘学义两个主官陪着省领导以外,陈爱军也上桌了,省国资和省体改委的两个一把手也在场。
酒精是最好的催化剂,几杯酒下肚,桌上众人的话也多了起来,不再像白天开会时那般字斟句酌。
省体改委主任王承平夹了一筷子菜,道:“93年下旬,我们省体改委会同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局,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出台了《推进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94年在34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搞了试点,但这项工作正式推进,去年的95年,又新增了100户做试点。”
“现在看,真正能像兴宁这样,搞出名堂、搞出气象的,还真不多。”
经贸委主任的孙利群道:“兴宁是一个,湖城也算一个吧。但你们兴宁有两点好,第一,所有国企都给员工缴了社保,第二,基本没有裁员,人员安置做得极好。”
“社保是我们陈局长向市委市政府提的建议,书记和市长也非常支持。”
江振邦适机插话,帮陈爱军美言。
罗少康则道:“所以,接下来的这几天你们要对兴宁仔细调研,看看兴宁的改革模式,能不能在全省推广开来。”
推广?
兴宁为了搞这个工作,虽然没裁基层工人,但却处理了四十多个干部,至少八个要进监狱的……您确定要推广?
孙国强和刘学义对视一眼,没有吭声。
罗少康显然也想起了这一点,笑着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方清源则看向孙国强,换了个方向:“国强,我有一点比较奇怪。”
“你们兴宁前脚刚处理了四十三名国企干部,后脚就提拔了四十三名新干部上来。按理说,这么大的人事变动,伤筋动骨,企业多多少少应该受些影响才是。”
“可我今天看的这几家,似乎完全没有影响。你们是不是专门挑了没受到波及的厂子,带我们参观啊?”
孙国强连忙放下筷子:“省长,这您可真是冤枉我们了。兴宁市的国企除了已经完成改制,并刚刚换了管理的兴科之外,没有没受到波及的厂子。”
“您今天看的朝阳酒业,恰恰是当初问题最严重、班子烂得最彻底的一个,原来班子里的八个人全进去了,已经都在看守所。现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