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人事变动 (第3/3页)
泽选择了顺水推舟,展现出了容人的气度和胸襟。
据方清源跟江振邦讲,在大会后的常委会上,组织部长王志成,对江振邦补充了一个政治上略显幼稚、缺少大局观念的评价。
金瑞泽反而淡定地说:“年轻人唠点大实话嘛,我看没什么,大家不要在意,全力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才是正事儿。”
回到张博文家中书房这边,张博文最后又叮嘱:“现在立场表达完了,你以后切记要慎言慎行,树大招风!千万不要再跳出来了!”
江振邦连连点头:“放心,实在不行以后您把我开除掉,我再登报宣布和母校断绝关系。”
“放屁!滚蛋!”
从张博文家里出来,江振邦心头百感交集。
实际上,罗少康猜对了。
大会上他要说什么,要怎么说,之前他都和方清源在电话里做了预案。
在目前的形势下,江振邦暗地里可以选边站方清源,但在明面上,他不能正大光明的只站一个人甚至某个派系的队,那都会有乱子。
可一旦进了省里,你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
竖起一面旗帜,为绝大多数人摇旗呐喊,团结绝大多数人。
确切的说,是争取团结所有在这片黑土地上土生土长,亲身经历了过去的辉煌到如今的阵痛,心中憋着一股怨气和不甘的干部群体。
那番讲述关于奉省乃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贡献,剖析当前困境的原因的话,就是他竖起来的旗帜。
此前,这些事情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但碍于身份,一定不会在这种级别的大会上说出来,只能藏在心里。
当江振邦把个人的利益诉求,和整个奉省干部群体的集体委屈绑定在一起时,他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家乡鸣不平的愣头青,一个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子,一个咱们奉系自己的青年才俊。
谁要是再针对江振邦,再想强硬地表态要求控股兴科,就等于是在否定他那番话,等于是在否定这群本土干部心中共同的情感。
这是一种身份的转换,也是一种更高明的政治投机。
所以,当江振邦画着大饼,描绘兴科和奉省的未来,他们即使心存疑虑,即使明知这是江振邦的谈判策略,也只能赞同。
因为反对这个蓝图,就等于否定了奉省崛起的希望。
可江振邦也确实有点没搂住,真到会上,情绪上头,他说的确实有点出格了。
在省委专题会上的种种言论,固然是有理有据,站在政治正确的最高地,也成功被奉省内的众多本地派系所接纳,至少是表面上的接纳。
但那番话多少有点犯上了,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帽子,所以方清源被吓得立马跳出来叫停。
毫无疑问的,这将让江振邦本人,在奉省甚至更高层的视野里,从一个有能力的后起之秀,加上一个锋芒毕露、政治上不成熟的词缀。
在官场上,这可不是什么加分的好印象。
实话怎么了?实话就能说吗?
不过,考虑到江振邦现在的年龄,也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况,那点负面影响与带来的好处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2月12日,南方小年,江振邦办完了所有事,才踏上了返回兴宁的火车。
“叮铃铃~”
“诶?书记?”
下午一点半,他前脚刚到兴宁,后脚便接到了孙国强的电话。
“回来了吧?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具体是啥事啊?”
江振邦听着电话里孙国强说的话,微微一愣。
原来,一场酝酿已久的人事地震,席卷了兴宁市乃至海湾市的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