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线索有限,召开案情分析会 (第1/3页)
身为刑侦大队的副大队长,章恒在初步勘察后,暂时退出了那片被血腥与死亡笼罩的空间。
他深知不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现场勘查工作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技术队的同事们去完成。
他站在警戒线外,深深吸了一口室外清冷的空气,试图驱散肺腑间那股萦绕不散的血腥与死亡混合的气息。
尽管只是初步查看,但那现场呈现出的几个关键特征,已经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对案件的性质和难度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邓飞亮和周康两人因为职责所在,一直在外围紧张地维持着秩序,尽力将好奇而惶恐的村民们隔离在警戒线之外。
看到章恒面色凝重地走出来,两人立刻快步迎了上去,眼神中充满了探询与急切。
“章队,里面情况怎么样?”邓飞亮压低声音,率先问道。
章恒缓缓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他的目光扫过周围仍未被完全驱散的村民,语气沉重:“现场破坏得非常严重,早期进入的村民几乎把可能的痕迹都踩乱了。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职业性的敏锐判断,“我发现凶手在离开前,刻意打扫、清理过现场,一些本该留有痕迹的地方,显得过于‘干净’了。”
听到这话,邓飞亮和周康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
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凶手不仅残忍,还具备相当强的反侦察意识,懂得破坏和清理现场。
再加上前期不可逆的破坏,这个案子的侦破难度,无疑被提升到了地狱级别。
两人一时都沉默了,胸口仿佛被一块无形巨石压住,连呼吸都觉得有些困难。
而凶器的搜寻工作,也印证了他们的担忧。
尽管刑警们几乎将商店内外、连同周边水沟、草丛、垃圾堆等所有可能丢弃凶器的地方像梳头一样梳理了数遍,那件(或那些)夺走两条人命的凶器,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不见丝毫踪影。
居然没有找到凶器!
这个结果让章恒的眉头锁得更紧。
他再次转身,义无反顾地重新踏入那片令人不适的区域。
这一次,他的观察更加专注,更加细致,仿佛要将每一寸地面、每一件物品都纳入脑海进行分析。
他甚至在几个关键位置停下来,闭上双眼,排除一切视觉干扰,仅凭在现场感受到的“气息”和逻辑推理去感知、去回溯。
片刻后,他睁开眼,基本能断定:凶手极有可能将作案凶器随身带离了现场,并未在附近丢弃。
连至关重要的作案工具都无法确定,案件的迷雾似乎又浓郁了几分。
一旁的胡志华副局长同样一脸凝重,眉宇间笼罩着化不开的阴云,身为主管刑侦的领导,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
他走到章恒身边,声音有些沙哑,缓缓道:“章恒同志,这个案子……估计很难,将会非常棘手。”
章恒完全认同这一点,他微微颔首,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视着现场:“我也有同感,难度确实不小,到目前为止,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指向性明确的有效线索。”
胡志华叹了口气,道出了最核心的困境:“没有有效线索,就意味着我们很难锁定凶手的身份。不知道凶手是谁,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将他揪出来,基本上难如登天。”
但这又是影响极其恶劣的命案,两条人命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命案必破”不仅是上级的要求,更是他对受害者家属,对社会公众的承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