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3700字) (第3/3页)
他完全明白这轻描淡写的四个字背后,意味着怎样的场景——长时间的轮番审讯、精神上的高压、甚至可能是肉体上的折磨……这些都是明文禁止的,但在某些急功近利的角落,却总是阴魂不散。
章恒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懑与无奈。
张树森根本就不是真凶!他这是被屈打成招! 而那个真正的、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此刻恐怕正骑着那辆摩托车,在江东省的某个地方逍遥法外!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几乎想立刻冲出去,去找李鹏威当面对质,或者直接闯进胡志华的办公室,陈述利害。
但理智很快压制住了这股冲动。
他缺乏决定性的证据。
他所依赖的,是那些无法摆上台面的监控视频(只能证明有人骑摩托车离开,无法直接证明是凶手),是那份玄乎的“直觉”,是对脚印和头发的分析推断。
在没有抓到真凶,或者没有找到那辆摩托车及其使用者就是凶手的铁证之前,他拿什么去推翻一份“白纸黑字”的认罪口供?
更何况,他已经在会议上多次明确表达过不同意见,结果呢?
算了,罢了。
章恒在心中重重地叹息一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席卷全身。
他对着满脸担忧的邓飞亮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萧索:“行了,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也不要再出去打听了,更不要去掺和,他们想怎么搞,就随他们去吧。”
邓飞亮还是有些不安:“恒哥,这样的话……会不会搞出冤假错案,让真凶永远逍遥法外啊?”
章恒摇了摇头,作为一名警官大学的毕业生,他对司法程序有着清晰的认知:“那倒还不至于走到那一步,仅凭目前这些存在疑点、甚至可能来路不正的口供,证据链远未达到完整、充分的程度。”
“到了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大概率会被打回来,要求补充侦查,只是……平白浪费了这么多宝贵的时间和人手,还让真凶赢得了更多的逃跑时间。”
他心中默念: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既然李鹏威他们如此固执己见,急于贪功,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
该说的,该提醒的,自己已经仁至义尽,现在,只能冷眼旁观,看他们最终如何收场。
很快,“椿树村灭门案成功告破,凶手张树森认罪”的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首先在刑侦大队内部传开,引发了各种热议和“祝贺”。
不久之后,整个青阳区分局,上上下下几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仿佛笼罩在头顶的阴云终于散去。
听到这些议论,章恒或是面无表情地装作没听见,或是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带着淡淡嘲讽的笑意,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超然姿态。
而李鹏威和他身边的几个人,则是个个容光焕发,走起路来都感觉带着风,言谈举止间充满了立下大功的兴奋与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表彰大会上的鲜花和掌声。
下午,天色有些阴沉。
几辆闪烁着警灯的警车,浩浩荡荡地驶向了椿树村,这是例行的程序——押解嫌疑人指认现场。
听说案子“破了”,凶手就是同村的张树森,整个椿树村瞬间炸开了锅。
当警车队抵达村口时,那棵见证了无数风雨和此次惨剧的古椿树下,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得到消息的村民。
男女老少,议论纷纷,脸上交织着好奇、恐惧、愤怒,以及一种“果然是他”的事后释然。
更多的人,还在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将村口那片空地挤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