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公安部挂牌督办,专案组成立(4000字) (第2/3页)
呢?
章恒进一步推测,凶手即使进入市区,也绝不会选择监控密集、巡逻频繁的中心繁华地带。
他最大的可能,是潜藏在城郊结合部,或者是管理相对松散的市区边缘地带。
在九十年代末,监控摄像头远未普及,城郊结合部往往是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遍布着廉价旅馆、小餐馆、杂货店和复杂的流动人口,便于隐藏身份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凶手每次作案都会劫掠一定数量的现金,他需要消费,需要吃饭住店,而农村地区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限,城郊结合部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就在章恒他们吃完早餐,开始按照计划进行“闲逛”的同时,一场更高层面的警务机器正在高速运转。
黄建喜局长展现了他作为市局一把手的丰富经验和雷厉风行。
在七起案件DNA比对成功,确认系同一凶手所为的报告第一时间上传后,公安部的反应异常迅速!
几乎是以小时为单位,公安部刑侦局便牵头成立了 “系列跨省流窜杀人案”指导工作组,并抽调全国顶尖的刑侦、痕迹、法医、犯罪心理专家,组成专家组,乘坐最早的航班从京城直飞江南省省会,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案件初始地和线索集中地——白云市。
“系列跨省流窜杀人案”专案组(代号‘2·26’专案组) 也以惊人的速度正式成立。
经过协调,专案组指挥部设在核心案发地白云市公安局。
专案组组长由江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王广浩亲自担任。
这对于刚刚从副总队长提拔为总队长不久的王广浩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中一场至关重要、也是极其严峻的大考、硬仗!
上面给予了王广浩极大的权限,他可以直接在全国范围内点名点将,凡是被他看中的刑侦精英,无论来自哪个省市、哪个部门,都必须暂时放下手头一切工作,无条件地赶赴白云市加入专案组。
很快,来自江南省、江北省、江东省三地的刑侦骨干、技术专家上百人,开始向白云市集结。
一场声势浩大、旨在短期内攻克此案的三省警务大会战,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
专案组甫一成立,立刻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白云市局最大的会议室内,足足坐了一百多号人。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是专案组核心成员和部里的领导、专家,后面几排座椅也坐满了来自各地的精英。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咖啡和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
会议首先由各方详细介绍各自辖区内的案件情况。
当一桩桩灭门惨案的现场照片、尸检报告、案情细节通过投影仪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会议室里不时响起压抑着的抽气声和愤怒的低语。
23条无辜的生命,其中多个家庭的惨状,深深刺痛了每一位与会警官的心。
介绍完案情,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每个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肩头那千钧重担。
凶手极其狡猾,作案七起,跨越三省,时间跨度数月,除了那个冰冷的DNA数据和少数几个难以追查的脚印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能直接指向其身份的有效线索。
他就像一個真正的幽灵,隐藏在黑暗之中。
“必须尽快确定凶手的身份!” 这成为了与会者的一致共识。大家清楚,只要知道了凶手是谁,案件就相当于破获了一半。
但眼前的困境是,如何在一片迷雾中,勾勒出这个幽灵的真实面目?难度极大!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初步明确了分工、信息共享机制和下一步的大规模排查方向。
散会后,专案组的核心领导层——包括王广浩总队长、部里工作组的领导、几位资深专家以及黄建喜等人——并没有离开,他们移步到旁边的小会议室,继续进行着紧张的战略商讨。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