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选石 (第1/3页)
出水的狂喜在金川村的山谷间回荡了整整半日,直到夕阳把井台染成一片金红,人们才从劫后余生的亢奋中渐渐沉静下来。
井水还在汩汩地涌着,水位已漫到井口下三尺许,清冽的泉水泛着细密的气泡,在暮色中闪着温润的光,像是大地睁开的一只澄澈眼眸,欣喜地注视着这群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的人们。
狂欢退去,疲惫和现实的考量便浮了上来。井水虽好,但眼下这只是一个裸露的泉眼,脆弱得经不起任何风雨。
“不能让井水就这么敞着。”
李大叔抹了把脸上尚未干透的泪痕,也抹去了几分疲惫,他站起身,拍了拍沾满尘土的裤腿,那裤腿上还沾染着挖掘时溅上的泥浆和赵老四留下的暗红血迹。
他走到井口边,借着最后一丝天光,仔细打量着粗糙的岩壁。
是啊,赵老四的血不能白流,这来之不易的水源,这全村人的命根子,必须得守住,而且要守得牢牢的!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七嘴八舌地应和着:“李大叔说得对,得把井砌起来!”“用石头砌,砌得结结实实的,传个百十年!”“明天就动手,咱们有的是力气!”
拾穗儿也站起身,晚风拂动着她额前凌乱的碎发,眼眶虽还红肿着,眼神却格外的清亮、坚定。
她看向李大叔,声音带着连日呼喊和悲伤所致的沙哑,却异常沉稳:“李大叔,砌井的事您经验足,您来牵头。”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最后仿佛穿过人群,望向了赵老四躺着的那个方向,“四叔还在屋里躺着,这井是他用命换来的,咱们得把它砌得稳稳当当的,让他醒了能看到一口像样的井,一口配得上他付出的井。”
提到赵老四,人群瞬间安静了几分,一种混合着悲伤、感激和责任的沉甸甸的情绪悄然漫上每个人的心头。
这时,桂花婶子不知何时也默默地来到了井边,她脸上的泪痕早已被夜风吹干,只剩下一种近乎平静的坚毅。
她手里提着一个半旧的蓝布包,走到李大叔面前,递了过去。
“俺家老四,以前懂点木工活,村里谁家盖房砌墙,他都去帮忙,最会量尺寸、看水平。”
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里面是他平日里常用的一把卷尺和几根木工笔,还有他自个儿琢磨画的一些图样。东西旧了,但或许能用得上,你们……尽管用。”
李大叔双手接过那个布包,感觉入手沉甸甸的,不仅仅是工具的重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
他郑重地点点头,对桂花,也是对所有人说:“放心吧桂花,也请大家放心。
俺们一定把这井砌成金川村最结实、最漂亮的井,让老四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让他放心!”
当晚,村里的男人们,特别是那些骨干劳力,都聚到了李大叔家那间不算宽敞的堂屋里。
一盏煤油灯放在桌子中央,豆大的火苗跳跃着,投下昏黄却专注的光晕。
李大叔早年跟着师傅学过几年石匠活,砌墙、垒坝、修桥补路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扎实。
他找来一张旧报纸,又寻了块烧剩的木炭,就在桌面上画起了井的草图。
“咱们这口井,泉眼旺,水量足,井口不能太小,小了打水不方便,也不能太大,大了费石料,也不够稳固。”
李大叔一边画一边说,木炭在报纸上留下粗犷的线条,“俺琢磨着,井口内径留三尺正合适,刚好能顺顺畅畅地放下大水桶,两个人同时打水也转得开身。
井壁要砌成圆形,圆形受力最好。而且,不能砌成直上直下的筒子,得有点收分,就是越往下,稍微往里收一点点,这样井身更稳当,像咱们站马步一样,下盘扎实。”
“李大叔,石料从哪儿来?”
王强迫不及待地问道,他的手掌白天磨破的地方已经缠上了捣碎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青草气息,但眼神里满是急于贡献力量的迫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