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二十八个字, (第1/3页)
“那我们现在开始专访, ”
见曹安民准备好了,丁玉兰也拿出笔记打开放在桌上,
现在国内有摄影机,不过数量并不多,
而且对于曹安民的采访也都是字面登报,等下补一张照片就行,
要不是这长途跋涉,人生地不熟的,丁玉兰都不需要老李同行。
“曹安民同志,”
“首先我们要提问的就是去年12月8号晚上10点多,您一个人面对四名敌特的事,能说说具体细节吗?”
丁玉兰这次来苏北阜宁也是因为上个月人报抽不出人手长途跋涉过来,
这次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也传到了上面和人报,二合一正好一起采访,
只不过意外的是在火车上他们竟然相遇了,还亲眼见证了一场曹安民又一次阻止敌特破坏,
还是炸火车这么严重的破坏行动。
“12月8号那天,我想想啊,”曹安民对于这一天的遭遇自然是记得清清楚楚,
不过该怎么回答这他肯定要考虑一下了。
他也不知道上面递交的文件是怎么写他和这件事的,但肯定不会有任何贬低,
上到首都,
下到生产小组,
抓典型,抓模范是大家抢着做的,
自己地界出现曹安民这样的大功臣不说吹上天,那肯定是尽量都往好的说,
组织了一下语言,曹安民把那天自己发现特务踪迹为了不打草惊蛇也是为了确认对方的身份这才去厂里配的枪,
之后差点暴露只好冒险阻止这场破坏性的故事给描绘出来。
你以为现在曹安民实话实说别人会开心吗?
下面不开心, 上面也不开心,曹安民也只能按照他们所希望的这般来说了。
曹安民不断描绘着当时的场景,
丁玉兰也不时的提问某方面的细节,一边用钢笔在本子上认真的记录着。
“那您是因为什么想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
“我们早上来的时候都被王桥生产队的建设给惊住了, ”
“而且振兴蜂窝煤厂的产品也是您自己研发,承担了各种配套技术,并无私的奉献给了生产队并说服了大队所有人创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